老人委屈:

  自己花錢收養流浪狗,

  吃喝拉撒全都在家里!

  “黃大媽,養狗可以,但是一定要做到規范文明。您這里這么多狗肯定是不符合規定的,多余的狗您可以選擇自己處理,不然的話,我們只有對這些狗實行強制收容。”聽了民警的話,黃婆婆突然激動起來:“我自己花錢收養這些流浪狗,它們吃喝拉撒全都在家里,從來沒有放狗出過門……你們也休想把它們帶走!”黃婆婆甚至表示,誰要強行把狗狗帶走,她就跟誰拼命。

  看著老人漲紅的臉,民警沒有和老人再正面交鋒,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后,和其他人一起離開了。

  事后,民警了解到,原來黃婆婆是一名動物救助人士,家中的狗狗都是救助回來的,從最初的幾只到如今的二十幾只,中途也有將一些狗狗送給他人領養。為了照顧這些流浪狗,黃婆婆用光了自己的積蓄,每個月四千多的退休金都用來買狗糧、給狗狗看病,錢不夠了還在外借錢,甚至一度準備賣房來維持。對于黃婆婆的做法,家人也十分反對,勸說了多次都沒有用。最后,她一人獨居,照料著這些狗狗。和狗狗相處的時間長了,老人已經把它們作為自己的精神寄托,成了她口中的“兒子們”。“狗都是睡的狗床,買成100多塊錢一個。”黃婆婆說。

  隨著了解的深入,民警還得知黃婆婆一直也有將狗狗另外安置的想法,可是一方面顧慮狗狗不能得到好的照顧,再次被遺棄;一方面自己經濟條件有限,無法送到其他地方寄養。為此,羅洪日沙覺得必須想個辦法,兼顧小區居民和老人家的感受。

  民警協調:

  三次上門協商和勸說,

  帶老人實地考察,并幫狗“搬家”

  在全面了解情況后,犀浦派出所立即聯系四川啟明小動物保護中心、社區、小區物業和部分業主代表,針對這個問題召開了一次專題會議。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終于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5月7日上午,羅洪日沙第三次上門和黃婆婆協商。一聽到是民警,黃婆婆依舊很排斥,拒絕開門。“黃大媽,我們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可以解決目前的問題。”民警告訴她,可以將其家中的狗狗送往四川啟明小動物保護中心,那里環境不錯,狗狗能夠得到妥善照顧,并承諾一個月可以自主選擇去看望三次。聽了民警的辦法,黃婆婆并不放心,堅持一定要去實地考察再決定。接著,民警又帶著她去考察。晚上,羅洪日沙的電話響了,是黃婆婆主動打來的:“小羅啊,我同意把狗送到動物收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