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新建地下雨水涵完成路面改造

  據了解,針對天宮南路片區(qū)內澇點治理,施工方對天宮南路新建污水管道,鋪設了直徑1米的污水管,主要用于收集道路兩側的小區(qū)、企業(yè)的生活污水;將天宮南路的混凝土路面改為瀝青路面,從而提升了行車、行走的舒適感;對天宮南路人行道進行了海綿工程改造,將從前的青石板人行道改為了透水混凝土,從而收集路面雨水,解決路面積水問題;對該路段的綠化帶進行改造,打造綠化景觀帶。

  在南環(huán)路和銀河路改造工程中,在車行道下新建了4.5m×2m的雨水箱涵,新建的雨水箱涵與天宮南路的暗渠相連通,沿南環(huán)路至銀河路再到善水路,最后進入新建的天宮南路內澇點治理泵站,通過抽排的方式將沿線收集到的雨水排入開善河。

  成效

  從根本上解決該片區(qū)內澇問題

  “天宮南路片區(qū)內澇點治理工程是從根本上解決天宮南路片區(qū)曾經常年內澇問題,與此同時,通過地下管網的改造,實現(xiàn)了該片區(qū)的雨污分流,給老百姓打造了一個方便、舒適的出行環(huán)境。”任虎松介紹。

  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我市主城區(qū)(船山區(qū)、經開區(qū)、河東新區(qū)及高新區(qū))共排查出20個易澇點,對易澇點設置了專人值守。

  “我們老城區(qū)于2019年對9個內澇點已經完成治理。”船山區(qū)市政公用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涉及地形地貌無法改變的易澇點采取設置排水泵站,安排專人值守的方式進行治理。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因暴雨引起的短時間積水問題,已對城區(qū)2個泵站7個泄洪口進行了疏通和治理工作。

  (全媒體記者 黃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