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
村民自發保護
多方努力古寺留下了
當地村民和村委會在保護古寺的同時,也將有關情況反映給上級部門。此后,德陽市、旌陽區兩級文物保護部門及省、市專家實地查看后認定,寶峰寺具有重要文物價值,對研究古代歷史、建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寺廟建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寺廟里有川內較罕見的木雕和壁畫,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章澤說,《西游記》主題壁畫在德陽僅存兩處,寶峰寺是保存最完好的。



此外,《德陽縣志》卷五十之金石志中有關于“千佛寺鐘”的記載,大意為:康熙年間,當地人在千佛寺附近發現一口大鐘,欲搬往寶峰寺,但是只搬了約1里路就搬不動了。后來人們又將鐘搬回原地,在原地建立了千佛寺。“可見清康熙年間,寶峰寺已經存在。”照此計算,這座寺廟有據可查的歷史在300年左右。
德陽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于2016年8月,向旌陽區政府和經開區管委會發函,建議將寶峰寺的保護納入建設規劃,在拆遷建設過程中妥善處理保護事宜。2018年1月,規劃部門將寶峰寺作為寺廟用地列入規劃并進行報批,相關部門劃定了寶峰寺的保護范圍。
另一方面,在省、市專家現場認定后,德陽市有關部門啟動了四川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寶峰寺最終出現在今年1月10日省政府公布的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