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沖擊
前所未有的艱難
以游客為主的店受影響最大
4月14日中午12點,以往門庭若市的春熙路龍抄手總店,稀稀拉拉坐了10多桌客人。停業約兩月,3月26日復工后,龍抄手總店的客流大不如前。從公司營收日報來看,近期營業額在1萬元左右,而疫情發生前,每天正常營業額約10萬元,高峰期曾達20萬元。
此時,位于總府路的賴湯圓店沒有一桌客人,隔壁夫妻肺片店上座率約3成。
成都市飲食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一家專營川菜、成都小吃的特色餐飲企業。2006年被商務部首批命名的“中華老字號”,公司旗下陳麻婆豆腐、賴湯圓、龍抄手、夫妻肺片、榮樂園、盤飧市、耗子洞鴨店、鐘水餃、帶江草堂等9家企業上榜。今年是成都市飲食公司董事長胡家鳳進入公司的第41個年頭,受疫情影響,公司成立64年來遭遇最大危機。她透露,以游客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店受影響最大,生意最清淡的一個店一天只賣1000多元,而這家店有幾十名員工。“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艱難。”她感嘆。
“一方面現金流大幅減少。”胡家鳳說,客流何時能恢復未可知,而營業收入銳減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成本開支壓力巨大。公司有1000多名員工,僅2月份工資支出約500萬元,穩崗壓力大。“所幸直營店以自有物業為主,房租壓力較小。”
“陳麻婆豆腐在日本的8家分店,目前均處于閉店狀態。”胡家鳳介紹,原定今年在美國開店的計劃也將推遲。
怎么辦?節流的同時,設法開源,“有點縫縫都在鉆,希望能闖出一條生路。”
B
自救
盤飧市大包成團購爆款
門店經理輪流當社團群群主
華興街的盤飧市鹵菜檔,每天下午3點準時開售包子,以前排隊長龍一直排到錦江劇場門口。疫情之下,該店主動做起社區團購,直送進小區。
“我們已全員返崗復工,但客流量只恢復了約一半。”盤飧市店經理鄒曉介紹,考慮到閑置人工利用,店里增加了涼菜拌菜售賣和盒飯套餐預訂送餐服務,并參加直送社區的團購活動。“最讓我們驚喜的是社區團購,包子成團購爆款。”
成都市飲食公司企劃部部長羅晏莉建了一個“老字號社團群”,包括成都40多個小區,每個小區都有一名團長。團長選取適合外送的特色菜品,如盤飧市大包及鹵菜、夫妻肺片、耗子洞樟茶鴨等,在群里展示,發起團購。“效果大大超過預期。”
“我們盡管有20多個直營店,但輻射范圍有限,如何讓老字號走進社區、親近年輕人,這是一次有益嘗試。”在羅晏莉看來,社區團購是一次探路,公司正計劃讓每家門店經理輪流做老字號社團群的群主,提出更具創意的團購方案,以此帶動銷售。
疫期宅家帶動速凍食品銷售,2月初復工的賴湯圓食品廠實現滿產。生產車間主任胡興春介紹,一線車間120多名工人每天兩班倒,產量由去年日產30噸擴大到60噸。手工制作生產線人手緊張,成都市飲食公司緊急從鐘水餃、賴湯圓等門店“借人”,調配30多名熟手,充實到生產一線,確保食品廠穩產滿產。
老字號也在嘗試外賣。成都市飲食公司已與美團平臺戰略合作,集體上線旗下“中華老字號”的外賣。位于浣花溪的陳麻婆豆腐旗艦店外賣走量不錯,為讓顧客放心,每份外賣附有“安心卡”,上面有菜品制作人、打包員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