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木頭復燃山火,所有人5秒撤回安全區(qū)
新京報:最近你們每天的作息狀態(tài)什么樣?
余國海:這幾天我們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五點前必須出發(fā),要在太陽升起之前到達火場。因為早上的風最弱,滅火和鏟隔離帶都是最安全的,中午溫度高,風向容易變,最危險。
我們?nèi)於荚跍缁穑径家砩?0點以后才能到住宿的地方。最晚的一次,夜里十二點才回到住處。
大家都明白,不把火撲滅是不可能返回的。隊員之間也會互相鼓勵。
新京報:這次救火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危險?
余國海:31日早上9點左右,我們在百花深溝山林里鏟隔離帶。隊伍分成兩批,一批從溝底上山,我們從山頂下來,到相距200米的時候,一根被山火腐蝕的木頭滾落到了溝底,一下子把剛撲滅的溝底又點燃了,底下的松樹葉子一瞬間就燒沒了,大火猛地沖上來,火焰有四米多高。
隊員發(fā)現(xiàn)后,馬上向下面大喊“趕緊撤離!底下山火上來了!”也就5秒鐘,所有人就撤到了各自附近被火燒過的安全區(qū)域,剛過去山火就涌了上來。
現(xiàn)在想想也有后怕,那時整個山被火燒得很干燥,跑的時候都能聽到身后木頭的爆裂聲。還好大家動作快,不然我們可能就被山火“包餃子”了。
新京報:救火過程中最擔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余國海:最擔心的就是遇到懸崖陡壁,人過不去,沒辦法滅火。有時候還剩最后幾十米就能徹底保證區(qū)域安全,但就因為一道懸崖峭壁前功盡棄,眼睜睜看著山火繼續(xù)蔓延。
這次救火過程中也遇到了這種情況,所幸最后被懸崖隔著的那一小部分山火沒有蔓延,自己滅了。
新京報:和你們一起救火的還有哪里來的隊伍?隊員們狀態(tài)怎么樣?
余國海:主要是四川的隊伍,有西昌、成都、樂山等地來的。大家精神狀態(tài)都很積極,不管山多陡,也沒見有一個人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