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首語

  2019,是四川文旅發展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是機構改革后四川文旅融合發展的起步之年。圍繞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戰略目標,我省首次把文化和旅游統籌研究謀劃、系統部署推進。

  這一年,是旅游、音樂、影視、出版等領域全面開花的一年。在推動全省文旅大發展大繁榮的實踐中,四川文旅創造了眾多第一次。

  這一年,四川,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出了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的“動員令”。繪就了推動文化大繁榮、旅游大發展的“藍圖”。

  而今,發展的號角吹響。一曲文旅融合發展的樂章正在川蜀大地奏響。

  過去一年,全省文旅發展經歷了一次演進。在不斷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一個個政策文件出臺,一個個文旅項目簽約落地,一件件文旅大事吸引各方目光……勾畫出四川文旅蓬勃發展的一年。

  □本報記者 郭靜雯

  號角吹響 大手筆頻出

  2020年1月1日,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景區核心區首次對外開放。這個巨型公園被稱為“城市之眼”,劍指世界級品質的城市綠心、國際化的城市會客廳。隨著公園的建設,熊貓之窗、天府植物園等一批高品質生態文旅項目將陸續落成。

  大手筆,是2019年四川省文旅發展的一個關鍵詞——

  4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召開。文旅融合、競相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頂層設計”指明路。此后,《建設文化強省中長期規劃綱要》《關于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的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的出臺,確立了“三個翻番”“四個倍增”“三個突破”的發展指標。

  8月,第五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與第六屆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兩大旅游盛會首度牽手。64個文旅項目簽約,總金額1224億元。這是四川在這項活動上連續第3年攬獲千億元級投資。

  10月,國內音樂界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大獎“金鐘獎”在成都開幕,并將連續三屆“落戶”成都;11月,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落地成都,這是國內首次嘗試設立的全國性影視類外宣大獎;11月,首屆天府書展開幕,百萬市民追捧;“萬物有靈·四川之夜”主題活動走進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這是四川首次在歐洲頂級博物館舉辦文化主題活動。

  腳步不停 為新年開好頭

  2019年12月25日,全省文化和旅游重點工作調度電視電話會議透露:2019年1月至11月,全省實現旅游收入11164.6億元,同比增長14.5%。文旅產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

  數據的背后,是四川文旅產業的大發展。

  項目推進成效顯著。集中開工文旅重大項目103個、投資總額2190億元。

  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19年春節、“五一”假期,四川旅游總收入和接待人次均位居全國第一。國慶期間,全省共接待游客670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30.4億元,位居全國第三。

  市場主體培育效果良好。新增5A級旅游度假區1家、4A景區32家;都江堰市、峨眉山市、青川縣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評選出首批天府旅游名縣、文旅特色小鎮、優秀龍頭企業;九寨溝景區大部分區域重新對外開放等。

  歲末年初,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歇。

  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申報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全省文旅系統也將在元旦春節之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1000余場。“舉辦這些活動,是為了營造歡樂祥和、喜慶文明、團結和諧的節日氛圍,更是為2020年文化和旅游工作起好步、開好頭。”有關負責人說。

  全國第一

  2019年春節期間

  四川共接待游客8247萬人次

  旅游收入580億元,均居全國第一

  “五一”假期

  四川共接待游客4322.87萬人次

  旅游收入382.83億元

  接待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再次拿下全國第一

  收入破萬億元

  2019年1到11月

  全省實現旅游收入11164.6億元

  同比增長14.5%

  增長20.8%

  2019年前三季度

  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及相關產業企業

  實現營業收入2564億元同比增長20.8%

  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3.2個百分點

  項目636個

  2019年全省文旅重點項目636個

  其中總投資大于10億元的項目占比近50%

  文旅融合新業態項目投資達13624.13億元

  占全省重大項目投資總額的55%

  500億元

  目前,文旅重點項目總投資在500億元以上的有成都、廣元、南充、宜賓、眉山、阿壩6個市(州)

  本報記者 楊藝茂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