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高新區(劉昌松攝)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1月5日,雖正值周末,遂寧市發改委主任夏海榮接電話的頻率,卻比以往高出許多。

  兩天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是成渝融合發展的新時代、新起點。”談及這次會議,夏海榮難掩激動,對于遂寧,更是一個新的機遇。

  常言道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留下的,在夏海榮看來,遂寧已經做好準備: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最具活力城市、率先在成渝城市群中部崛起……近年來,遂寧正全面融入成渝城市群發展,努力實現綠色崛起,推動建設“遂潼新區”,當好接軌成都重慶“橋頭堡”。

  談定位:主動融入 當好接軌成渝“橋頭堡”

  1月6日一大早,川渝兩地發改部門將組團來到遂寧,進行考察調研。下午,夏海榮將與遂寧相關負責人一起,隨團前往重慶。

  前往重慶,是主動融入,更是一次滿帶誠意的推介。

  遂寧位于成渝發展主軸中心節點,與成都、重慶等距128公里,90分鐘交通圈內覆蓋成都、重慶兩個特大城市、20余個地級市(區)、110多個縣(區)、1.2億人口。當好接軌成都重慶“橋頭堡”,這是遂寧主動服務、全面融入成渝城市群發展的自我角色定位。

  對此,遂寧相繼出臺了《遂寧市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工作方案(2018—2022年)》《遂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完善區域發展推進機制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積極探索地區利益共享、產業協作和生態環境協調處理等機制,深化在戰略規劃、基礎設施、開放合作、公共服務等方面合作,努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

  遂寧將依托與成渝兩地已經形成的便捷交通運輸體系,強化與成渝的產業協作配套,加強與潼南、合川、資陽、內江等成渝發展主軸節點城市的交流合作,積極建設川渝合作遂寧示范區,把“過路效應”轉化為“磁場效應”,真正實現“中間突圍”。

  談謀劃:2020年一號工程 打造成渝開放新高地

  面對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新機遇,遂寧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城市群,率先在成渝城市群實現中部崛起,當好接軌成都重慶的“橋頭堡”?

  “審議通過的《遂寧市2020年經濟工作要點》,明確了八大重點工作,放在第一的就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打造成渝開放新高地’。”夏海榮說,在剛剛召開的市委七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提出,要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精心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厚植“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優勢,搶抓成渝地區一體化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遂寧在成渝城市群中部率先崛起。

  “召開全市開放發展大會,強化外貿主體培育,突出抓好招大引強,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夏海榮介紹,遂寧要主動融入成渝城市群,抓細抓實成遂協同發展59個項目事項和綿遂區域協同發展32個項目事項。

  同時,深化與北部灣經濟區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開放合作。全力推進成達萬高鐵、成南高速公路擴容、南遂潼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加快綿遂內鐵路、渝遂城際鐵路、遂渝高速公路擴容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申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四川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

  談舉措:建立跨界協調機制 推動遂潼一體化 

  早在2017年8月,遂寧市與重慶潼南區就簽訂《關于推進區域戰略合作的協議》,讓山水相連的兩地形成更為親密的攜手。兩年多過去,目前,兩地已在推進涪江干流雙江航電樞紐工程建設、涪江復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整合營銷、打造成渝黃金旅游走廊等多個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

  不僅如此,為更好配套成渝發展、承接成渝產業轉移,遂寧正高標準規劃建設遂寧高新區,園區采用“一區多園”模式,將積極與成渝企業在產業平臺共建、科技人才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旨在打造遂寧融入成渝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平臺。

  接下來,怎么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探索跨省(市)毗鄰地區一體發展路徑?

  夏海榮表示,遂寧將借鑒雄安新區、橫琴新區等國家級新區的建設管理體制機制,真正打破行政壁壘、突破制度藩籬、消除政策掣肘,讓資源要素快速流動、集聚、裂變。

  “探索從單一的項目合作,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建立規劃管理、土地管理、投資管理、要素流動、財稅分享、公共服務、現代化治理等方面長效制度。”夏海榮說,要建立跨界協調機制,推動遂潼一體化工作,努力打造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核心區、示范區,為成渝城市群發展戰略實施提供“遂寧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