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陽心怡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剪輯 古單宇
近日,一外地女游客小李第一次來到成都旅游,被這里的美食深深吸引,每天幾頓不重樣體驗美食,結果因為反復暴飲暴食,小李感覺胃脹、胃痛、反酸、打嗝,出現明顯消化不良,大量進食也讓她產生了身材焦慮。
為享受美食同時解決消化不良和身材焦慮,小李使用了之前屢試不爽的方法:催吐!憑借著之前的“催吐經驗”,小李使用手指扣喉嚨進行催吐,好幾次的嘗試仍未取得任何進展,于是,為了刺激到深處的咽喉達到更好的催吐效果,小李選擇了衛生間里放置的一次性牙刷。
但嘔吐還沒結束時,手一打滑,一支長達18厘米牙刷順著大開的咽喉直接滑入胃中。意識到情況不妙,女子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一醫院)急診。通過腹部CT等影像學檢查,醫生清晰地看到胃中的牙刷影像——這把長達18厘米的牙刷幾乎占據了胃腔的大部分空間,情況十分危急。

牙刷幾乎占據胃腔的大部分空間,醫院供圖。
醫院消化內科王曉翔醫生表示,牙刷掉入胃中并不常見,牙刷的硬度和形狀可能會對胃壁造成劃傷、穿孔等損傷,還好患者來得及時,如果牙刷繼續掉入腸道,還可能引起腸梗阻等嚴重后果。考慮到牙刷長度和位置,王醫生決定采用無痛胃鏡下的消化道異物取出術進行救治。在胃鏡進入胃腔后,王曉翔看到牙刷停留在胃里,牙刷握柄那段已伸入到幽門后方,進入十二指腸頂在腸壁上,如果再停留一段時間,握柄有可能頂穿腸壁引起腸穿孔。
在消化內鏡及麻醉團隊的密切配合下,醫生使用圈套器將牙刷整個拉回到胃腔內,遠離腸壁,然后用圈套器套取牙刷頭端,再將牙刷沿著食管整個拖出體外,僅用5分鐘,牙刷被取出。由于女子就醫及時,牙刷并未對胃壁造成嚴重的損傷。


從胃里取出的牙刷。醫院供圖
王曉翔醫生解釋:“暴飲暴食后,通過催吐來緩解消化不良,是非常不可取的。催吐導致的劇烈嘔吐,會引起胃和賁門(胃食管連接部)的黏膜損傷,出現腹痛、燒心等不適,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賁門黏膜撕裂,從而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嘔吐出來的胃酸物質有可能會腐蝕咽喉,引起咽炎以及聲音嘶啞;嘔吐過程中,嘔吐物有可能在咽喉部反流進入氣道,從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風險;頻繁的嘔吐,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的紊亂,進一步加重消化不良的癥狀。”他提醒,生活中遇到消化不良情況,平時可常備促動力藥物、消化酶藥物、制酸藥物等幫助緩解不適,如復方消化酶、鋁碳酸鎂片等,中藥在治療消化不良方面也可以發揮良好作用。出現消化不良情況時,還是建議大家到正規醫院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專科檢查和規范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