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1月9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4年成都“藍天報告”,全市空氣質量再次取得新突破,刷新三項成績紀錄——

  自2013年我國開始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2024年,成都市PM2.5濃度為32微克每立方米,首次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為歷史最優;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95天,同比增加10天,其中最高等級“優”的天數大幅增加至113天,為歷史最多;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第52位,同比提高39位,達到歷史最高排名。

  2013年-2024年,成都全年空氣質量達“優”天數

  具體解析這份“成績單”:從2013年起,成都市PM2.5濃度呈逐年遞減趨勢,從2013年97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4年32微克每立方米,下降比例達67%。

  隨著污染物濃度逐年遞減,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逐年遞增。2024年,成都市全年優良天數295天,同比增加10天,優良率80.6%,比2013年增加了163天。其中最高等級“優”的天數由13天增加至113天,全年占比達30.8%,是2013年以來最高記錄,這也意味著成都市民全年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呼吸著“最優”的空氣。與此同時,“窗含西嶺千秋雪”盛景頻現,每年在主城區遙望雪山的天數超過60天。

  2013年-2024年,成都全年PM2.5濃度

  2013年-2024年,成都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10月、11月全市均為全優良天,且第四季度(10-12月)優良天數和PM2.5濃度均為歷史最佳,成都藍天成績單更具“含金量”。

  再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來看,2024年,成都市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53,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第52位,同比提高39位,達到2013年來最高排名。綜合指數較“十三五”末改善20%,幅度居全省15個重點城市首位。

  此外,近年來成都市以源頭減排為核心,積極推動臭氧和PM2.5協同防控,“十四五”以來NOx和VOCs總量減排均超額完成目標,推動冬季顆粒物污染程度減輕,增強了應對不利地理氣象條件的韌性。

  成都市風貌圖

  優良天數越來越多,PM2.5濃度越來越低,“成都藍”成為全體成都人民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這一切離不開各行各業的齊力攻堅。一方面,移動源是成都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成都深化移動源“小切口”治理,持續釋放環境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成都加強工業工地治污減排,統籌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下一步,成都市將圍繞“優良天數306天、PM2.5濃度35.4微克每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的“十四五”收官目標,在推動空氣質量“開好局”、核心區域管控“守好責”、結構優化調整“破好題”等方面多措并舉,繼續深入打好錦城藍天保衛戰,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精細治理、智慧治理,持續擦亮“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奮進中的創新之城”這張名片。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