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徐浩煊
2024年12月27日,川觀新聞報道了四川閬中張飛北路人行道被菜農占滿,幾十米外花大力氣修好的標準菜市場無奈棄用的情況。(詳情可點擊查看:《問政四川丨人行道被菜販占據,旁邊菜市場卻空空蕩蕩,閬中菜販為何拒進菜市場?》)
報道一經刊發,引起閬中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解決此事。治理效果怎么樣? 四川在線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神門關菜市場恢復煙火氣。
重訪:
“露天菜場”搬離 周邊市民紛紛點贊
“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了成效。”日前,記者接到市民羅先生打來的電話,他表示,困擾當地居民一個多月的“露天菜場”,一周前陸續搬離人行道,不僅路通暢了,噪音也小了。
2025年1月8日,記者再次來到事發地張飛北路。
上午8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半個月前熙熙攘攘的“露天菜場”已消失。
“元旦前后商販就沒在這里擺攤了,上班路都要順暢些。”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對比發現,經過治理,張飛北路一側200多米的人行道被“騰空”,沿街商鋪也將外擺范圍,后退至各自店鋪門前。
此前吵鬧的“露天菜場”靜了下來,80米外的神門關菜市場則變得十分熱鬧。記者在菜市場內看到,半個月前空置的蔬菜區、水果區攤位,陸續有攤販入駐,還有不少“流動”菜農也走進菜市場,在空閑區域售賣。
“不少攤主搬了回來,市場的顧客也跟著回來了。”菜市場管理員胡仲平告訴記者,據統計,目前搬回菜市場的大型攤販有二三十個。

張飛北路旁的人行道整治前后。

神門關菜市場內經營的商戶整治前后。
疏導:
農戶自產自銷農副產品,入市場經營一律免收管理費
當日9時許,記者在人行道旁遇到一位騎行電動車的“流動”菜農。不過,還沒等其下車,就被迅速跟上前的秩序維護人員引導至不遠處的神門關菜市場內。
“有些自產自銷的‘流動’菜農臨時過來擺攤,就算銷售量不大,我們也會督促他們到菜市場周邊擺攤,避免影響人行道的正常通行和城市環境。”現場執法人員告訴記者。
此外,針對“流動”菜農,為了讓他們不再“打游擊”,該局還聯合屬地街道辦事處推出優惠政策,凡是農戶自產自銷的農副產品,進入市場經營一律免收管理費。
“已經有不少‘流動’菜農進入菜場經營,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宣傳這一政策,對轄區內其他位置的零散菜農進一步引導,督促大家有序經營。”閬中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張秋風告訴記者。
“我們還對轄區進行了摸排走訪,除了張飛北路,還在周邊排查出十余個易亂卡口。”張秋風介紹,該局聯合周邊4個社區,形成了“執法人員+社區志愿者”的小分隊,每日6點半至中午、下午1點半至天黑兩個時段不間斷巡邏。
治理效果好,長效保持更重要。張秋風表示,以閬中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為牽頭單位,當地自2025年1月起,將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對包括張飛北路在內的全市主要街道、背街小巷的游攤散販逐一引導,改善市場環境、確保合規經營,避免占道經營回潮。

整治后的張飛北路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