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俊伶
近日,成都不少市民發現了“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蹤跡,引發了網友對外來物種入侵及防治的關注。
加拿大一枝黃花可能對生態造成哪些危害?遇到該如何處置?四川在線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負責人。
成都市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加拿大一枝黃花是菊科一枝黃花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北美,在花市上被稱為“幸福草”。其首次在成都市出現可以追溯到二十一世紀初,由于外觀好看,當時作為觀賞植物引入成都,開始在花市上流通。2010年公布的《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加拿大一枝黃花在列,其高顏值外表下的破壞屬性被更多人知悉。

成都某地加拿大一枝黃花除治現場。
這種外來入侵物種有何危害?上述負責人介紹,加拿大一枝黃花本身沒有毒性,但可能會使皮膚比較敏感的人出現皮膚瘙癢或紅腫的情況。“它主要的危害在于種子小而量大、繁殖力強、生長速度快,種子可隨風擴散數十公里,因此難以完全根除。此外,它還會破壞生長地的土壤結構,爭搶其他植物的營養和水分,影響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長,最終破壞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威脅生物多樣性。”
據了解,這種花每年3月份開始萌發,10月中下旬開花,花期可達一個多月。從外觀上看,處于開花期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就像金黃色的“麥穗”,株型高大、莖稈粗壯,株高通常在1米以上,高的能長到3至4米,常在綠化帶、河岸、農田、公路沿線等地方出現。而在開花前,它主要潛伏在灌木叢中,與普通灌木的樹葉差別不大。

成都某地出現的加拿大一枝黃花。
隨著近年來外來入侵物種科普宣傳教育的加強,公眾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加上有關部門強化日常巡查及監測防控工作,堅決做到“發現一株清除一株,發現一處鏟除一處”,加拿大一枝黃花除治效果明顯。
上述負責人介紹,近日在成都多個區縣出現該植株的身影,相比前幾年總是大面積存災,今年該植株是零星出現,防控形勢趨于穩定。
眼下,正值加拿大一枝黃花開花時節,遇到后應該如何處置?上述負責人告訴四川在線記者,對于小規模發生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可在其開花前人工拔除,盡量將土壤中的根狀莖清理干凈;對種子已成熟的植株,應用塑料袋包好,再連根拔除并焚燒,防止其蔓延。
與此同時,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平時勿種植、購買此植物,發現其入侵蹤跡及時上報林業園林管理部門,請專業人員及時清除。
圖片由成都市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