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一夜間,家住成都市龍泉驛區恒大御龍天峰小區的業主發現,小區景觀池內的魚,都翻著白肚皮,漂浮在水面上,還有工作人員開著船打撈魚兒尸體。

  小區業主吳先生第一時間拍攝了視頻,并發到網上,經后續了解,原來是小區物業這兩天往水中投放了藥物,導致魚兒大面積死亡。

  物業為什么要這么做?吳先生告訴記者,物業解釋稱是為了清除掉小區景觀池內的福壽螺,但他們不理解為何會將小區里的景觀魚一同毒死?同時,也有業主反映,他們平時釣了魚之后,會將一些魚放進水池中,但并沒有聽誰說過景觀池內不準養魚。

  11月30日,記者在該小區走訪發現,目前水池里的魚兒尸體已被打撈干凈,小區物業回應稱,他們并沒有“投毒”,而是正常消殺,是為了清除福壽螺,因為擔心小朋友玩水有危險。

  小區景觀魚疑遭投毒死亡

  業主:有上百條 全都被毒死了

  恒大御龍天峰小區,位于成都龍泉驛區忠北路附近,小區的園林景觀和巨大的中庭水池,成為它在對外介紹或者銷售時候的重點。

  而在近日,有業主發現,小區景觀池里的魚兒大面積死亡,并且還有工作人員開著船打撈魚兒尸體。業主疑問,魚兒好端端地為什么會死亡呢?

  他們到物業咨詢,被告知由于近期物業發現景觀池里有大量福壽螺,并且景觀池本身就不允許養殖魚類,為了消殺,在水中投放了符合一定標準劑量的藥物,而這個藥物也會對魚兒造成影響。

  業主對這個回答并不認同。他們認為,景觀池里的水草和魚兒,讓小區的生態環境看起來很好。有業主說,這些死去的魚兒大概有上百條,有些屬于景觀魚,有些則是鯽魚、泥鰍之類的,“我們平時釣了魚有些就會放在里面,也沒有人跟我們說不可以投放的嘛?!?/p>

  一位業主吳先生告訴記者,小區里的景觀池有噴泉、水草和雕塑,再加上游動的魚兒,生態環境很不錯,“其實可以想一些其他更好的辦法,起碼不是這種一下子消殺吧。”

  另一名業主周女士說,她住在小區里面已經好幾年,最喜歡的就是小區的中庭巨大的水池,這個園林景觀讓人覺得住在這里很舒服,且一直以來物業的服務水平都還不錯,不太清楚為什么要消殺魚。

  物業回應:為了正常消殺福壽螺 投放的物品符合標準

  11月30日,記者在該小區走訪發現,之前業主反映的魚兒尸體,已被打撈干凈,小區公共區域的景觀池里水草環繞,綠植掩映其間,風景宜人。

  記者以業主咨詢為由,到小區物業服務中心詢問魚兒死亡的相關情況,一名物業工作人員回應稱暫時不太清楚具體的問題,這幾天物業確實給小區景觀池做了正常消殺工作,但是是為了消殺一種有害的螺。

  此前,該小區物業曾公開回應稱,此舉是為了消殺掉福壽螺,因為擔心小朋友玩水時有影響,所以就清理螺也是為了業主著想,屬于正常消殺。

  這名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小區景觀池屬于人工湖,本身是不允許養殖魚兒的,這些魚都是業主投放下去的,而物業之前往水池投放的藥物,符合一定的標準劑量,在消殺福壽螺的時候,魚兒也會受影響死亡,“養魚的話,水池里面水草和那些植物就不能生長了?!?/p>

  專家解讀:消殺福壽螺應該有科學依據

  內江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熊小琴告訴記者,福壽螺是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環境危害極大,而在景觀池中福壽螺的防治方法如下:福壽螺的來源可能是引進水生植物的時候伴隨一起帶入,也可能通過進、排水口帶入螺卵,建議在進排水口增加密網,減少其來源。

  熊小琴說,生物治理措施,主要投放底棲雜食性魚類(如青魚等)或甲魚食螺,減少危害。人工撈螺和采卵,成螺主要集中在進、 排水口及淺水區域, 可人工拾螺或在產卵高峰期摘除、壓碎、填埋、焚燒卵塊。 在湖邊淺水處插 20~100 cm 高竹片(木條、樹枝、油菜秸稈等),引誘福壽螺在其上集中產卵,每 2~3 d 摘除一次卵塊進行銷毀。

  包括非農藥防治,生石灰、茶枯水、油茶茶籽提取液茶皂素、碳酸氫銨、五爪金蘭乙醚提取液(含有傘形花內酯和東莨菪亭內酯)、桑葉乙醇提取物、博落回提取物、白屈菜紅堿、茶籽餅(粉)等對福壽螺有較好的殺滅效果,還有專家曾提出一種利用氯化鈣殺滅福壽螺卵塊的方法, 將氯化鈣溶解后制成 1~5%氯化鈣水溶液, 用噴霧器均勻噴灑于福壽螺卵塊上,直至卵塊表面完全浸潤即可。

  小區物業投放物品屬于“投毒”嗎?熊小琴認為,這種屬于農藥防治,不建議采用此方法,因為在殺滅福壽螺的同時,很可能對水生生態環境及其他水生生物甚至對人類產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