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舉行了一場雨果X品牌推介會。迪士尼資深故事總監Tom Owens,《星球大戰:幻境》第一季出品人Arthell Isom,《海綿寶寶》《怪物史萊克》等經典動畫項目的主創者Dalton Grant Jr,以及當代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著名科幻作家韓松,90后新銳作家吟光等嘉賓出席現場,并分享了他們對創新、創作的理解及故事。

▲推介會現場
現場,《星球大戰:幻境》第一季出品人Arthell Isom分享了自己在創作時遇到的難題,他認為《星球大戰》本身就是一個成熟的IP,很多人看過漫畫、原著、動畫等。因此,“保留大家熟悉的符號、角色,但又要有新的角色和元素融入,這是最難的。”他接著說,“但藝術家本身最核心的就是創新力。可以說,這既是挑戰也是壓力。一旦有觀眾說,這不是我們熟悉的《星球大戰》,我就會重新考慮其中人物角色及元素的設定。”
當下,人工智能無疑成為各個領域炙手可熱的話題,對于其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創意性工作的爭論也比較熱烈。韓松表示,在寫小說時,自己會把對小說的構想給到AI,讓AI寫一份,再跟自己寫的做對比。“我知道一部分作家在訓練屬于自己的AI,用大量的數據‘喂’給AI,讓它進行模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韓松認為AI是一個輔助工具。但隨著科技的發展,AI也有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韓松接著說,“有時候我覺得很可怕,因AI會模仿一些甚至本人都無法察覺的習慣。我完全不知道這個黑箱子里的程序是如何思考的。或許有一天,AI創造的世界,會變成真的世界。”

▲推介會現場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嘉賓們就科幻故事創作、科幻未來發展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在談及本次推介會的意義時,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副主席、雨果X訪談主理人王雅婷表示,2023年,雨果獎第一次落地中國。“為發揚世界科幻大會的文化和傳統,我們將持續開發雨果X品牌,我們會挖掘一批科幻IP,引領一批科幻創作者,留存一批科幻版權。”
“《星球大戰》《賽車總動員》《海綿寶寶》都是我喜歡的作品,沒想到能與這些大咖面對面地交流,我此刻很激動。”現場觀眾朱海燕說,自己和朋友今天一大早就從西安過來,“趁著周末來成都看看這次世界科幻大會,場館內驚喜很多,見到了那些只能在電影里、書上出現過的人。比如:劉慈欣、韓松。”
科幻作品中,從人物到故事,創作者在創造什么?在這場推介會上,或許為所有人提供了另外一種答案。有人說,回溯人類歷史,總是在求知和探索的驅動下不斷前進。人類不斷對世界提出問題,于是遇到了更壯烈的山河,更未知的土地,以及更具想象力的未來。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圖據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