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正式開幕,這是世界科幻大會第一次走進中國,成都也將成為亞洲第二個、中國首個舉辦世界最高規格科幻盛會的城市。

  20日上午11時,大會舉行了一場線上直播主題數字沙龍——“移居金星時或許能用得上的物理、經濟、社會參數”。

  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高級講師、新西蘭幻想文學獎“朱利葉斯·沃格爾爵士獎”獲得者道格拉斯·A·范·貝爾在線為全球科幻迷詳細介紹了在金星大氣層中層建立一座城市的可行性設想,并圍繞該設想分析了溫度、壓力、重力等環境參數、利用不同高度風速差異產生能量等物理參數。

  ▲金星

  “在我們進行提問和討論之前,我非常感謝成都世界科幻大會的組織者允許我通過這種虛擬形式參會,”道格拉斯說,他原計劃參加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但因故取消了成都之行。他感謝有線上沙龍這樣的參會渠道,彌補了無法親臨成都的遺憾。

  太陽系中:

  金星上空55公里“最像地球”

  道格拉斯從介紹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員、兩項“雨果獎”獲得者杰弗里·蘭迪斯在2003年發布的一篇論文開始,勾畫了一座位于金星大氣云層中層的浮空城市。

  杰弗里·蘭迪斯在這篇名為《金星殖民》的論文中提及,盡管金星表面的環境極其惡劣,但金星表面上方約50公里處的大氣層是太陽系中最像地球的環境。

  ▲金星的大氣層和表面

  “這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適宜居住的位置是金星表面上方55公里處。”道格拉斯說,那里的溫度為25℃,大氣壓力與地球海平面壓力相近,重力約為地球重力的0.95倍。該高度的風每96小時環繞金星一次,使晝夜循環足夠快,植物能正常生長。“那一層”大氣富含氧氣和氮氣,之上也有濃密大氣,足以抵御太陽和宇宙輻射。

  生存:

  利用風速差開發漂浮城市

  道格拉斯說,特別令人興奮的是,此處濃密的大氣幾乎全部由二氧化碳組成,約占96%。混合出一種類“氫”的氮氧混合上升氣體,特別適宜氣球或飛艇浮動。從理論上講,該大氣層每一個可居住的空間都可以是一座漂浮的城市。

  在此背景下,道格拉斯設計了一個名為“光城”的浮動城市。該城市主要由碳纖維和發泡體制成,結構為球形,利用不同高度風力差異產生的能量來供電和導航。

  ▲金星殖民概念圖

  在道格拉斯的設想中,城市下方將設置渦輪,捕獲風能產生動力。這些渦輪機利用城市海拔與渦輪機最低點之間風速差(可達20-25千米/小時),提供巨大的能源。

  具體來說,渦輪可以利用空氣動力學效應來移動和導航。例如增加浮力可以上升,減少浮力可以下降。通過這種設計,這座城市可以直接在大氣層中漂浮,而無需進行固定。

  金星生活指南:

  交通與著裝

  由于金星環境的三維特性,交通方式也需要具備三維移動能力。不同高度空氣流速不同,這為設計新型交通工具提供了可能。道格拉斯提出了利用上下方空氣流速差異的“風帆船”概念。這種交通工具通過控制上方風箏和下方降落傘,可以實現任意方向高速移動,類似地球上的風浪板。

  ▲金星交通工具概念圖

  此外,城市中交通工具的接駁是一個重要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法包括飛行停靠、利用繩索等工具進行停靠。交通工具本身的設計也需要考慮推進和控制系統,例如利用不同高度處的渦輪發電驅動。

  在回答與會者關于服裝的問題時,道格拉斯描述道:“在金星大氣層適居高度,溫度約為25℃,所以只需常規的輕便服裝。但如果在這個高度外,由于外界大氣中含有硫酸,需要穿戴保護性裝備。這種裝備類似防火服,但無需設計成全封閉式艙內服,只需隔離硫酸即可。”

  設想:

  金星生活的社會規則

  如果人類在未來移居金星,在建立社會規則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和規劃。道格拉斯表示,由于金星居住地將分散在大氣層不同區域,且每個居住地本身都可以移動和獨立存在。他認為,在這種地理條件下,太平洋島國治理模式將成為金星社會形態的一個重要參考,每個居住地都享有自治權限。

  “在經濟方面,由于資源控制權將成為核心,每個居住地通過控制所在地區的資源來維持自身發展和權利。”道格拉斯分析道。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王語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