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
拆除地下車庫剪力墻,害怕會影響大廈整體穩定性
對于張祎的說法,成都金格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霍楊并不認可。
“出于建筑安全和對業主負責的考慮,我們確實不同意施工。”霍楊表示,他們也咨詢了相關建筑專家的意見,得到的反饋是:風險很高。
因為京都大廈是爛尾樓續建項目,最初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爛尾多年后于2004年復工。因此,最初報建時采用的是舊的建筑規范,年代比較久,建筑的安全冗余度有限。京都大廈原有地下車庫之所以采用車輛電梯而不是修建上下通道,也是出于避免修建地下通道破壞建筑物整體穩定的考慮。

京都大廈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
霍楊表示,施工方在京都大廈外側違規挖掘地道和拆除地下車庫電梯井剪力墻,破壞了大廈的嵌固要求和整體穩定性,極有可能使大廈在應力作用下產生不均勻沉降,從而造成嚴重安全隱患。
京都大廈的部分業主和物業表示,他們現在的訴求是要求施工方盡快將破壞的墻體恢復原狀,對房屋結構安全進行檢測,同時依法懲處違規施工行為。
最新進展
記者采訪后,施工方用紅磚封洞,但大廈物業認為并沒恢復墻的承重功能
針對京都大廈電梯井墻體被拆除一事,記者致電成都市錦江區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回復稱,知曉此事并已多次派人到現場實地查看,確認“被拆除的墻體具備一定的承重作用”,施工方的行為屬于違規施工,開具了整改通知書。記者看到,整改通知書上明確施工方“未經相關部門許可,擅自拆除房屋主體結構”,要求施工方限期整改,恢復原狀。

成都市錦江區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開具的整改通知書
不過,截至川觀新聞記者第一次采訪時,盡管距離住建部門規定的整改時限,已經過了10多天,但京都大廈負二層電梯井上的大洞依然還在。
記者對大廈情況進行采訪后,施工方終于進行了整改。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墻體被挖部分已用磚塊封上。

墻體被挖部分用磚塊封上
但物業管理方對這樣的處理結果并不滿意。“對方只是用紅磚把洞封上了,有的地方還能看到縫隙。我們擔心這樣的恢復,并不能起到承重的作用,畢竟正規承重墻都是鋼筋加水泥結構的,簡單砌上紅磚也不是恢復原狀啊!”
在物業管理方工作人員指引下,記者看到,墻體中間確實有一個較大縫隙,明顯可見透光。
對此,施工方負責人回應,現在是前期恢復,正在委托鑒定公司對恢復結果進行鑒定。但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還是希望住建等有關部門到現場查看,確保對方整改到位。
延伸閱讀
已建成建筑物結構改建規范和流程非常嚴格
對于雙方的各執一詞。記者也咨詢了建筑領域相關專家和律師。
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已建成建筑物要進行結構改建有非常嚴格的規范和流程。一般而言,新的改建需要通過建筑原設計單位同意并出施工圖、制定施工方案,責任主體單位同意,審圖單位批準施工圖和方案,安全鑒定單位評估,政府相關部門批準等流程之后才能實施。
四川亞峰律師事務所律師嚴文祺表示,除了工程安全方面的審批流程,從建筑物業業主的角度———
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
“凡是未經此程序的任何單方面改建行為,都與法律規定相悖。”嚴文祺說。
京都大廈這樣的整改是否有效?住建部門到現場查看結果如何?民情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