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外正在候診的患兒及其父母。急診科外正在候診的患兒及其父母。

  據悉,為了保證科室的正常運轉,該科將醫師分成了三個梯隊,實行三班倒模式,動態保證科室隨時有醫生坐診,有醫生查房,有醫生出診搶救。同時還實行24小時值班制,每一位醫生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全天值班,并作為重要機動力量,支撐科室的其他業務。

  “就像經歷了一次硬仗,閉上眼全是給患兒診斷的畫面?!迸水惢貞?,12月以來,急診科便進入了特別時期,作為骨干醫生,他每隔兩三天便要到醫院值班24小時,坐診之外,還要負責留觀輸液患兒的走訪,以及搶救、出診工作。

  連軸轉,依靠潤喉片支撐每日問診50余名患兒

  “我看小朋友還有點發熱,如果他配合的話,要用溫熱毛巾給他擦身子哈,物理降溫處理每次10—15分鐘,不要停,如果給他擦身子不舒服,那就緩一下,慢慢來,有什么不清楚就來問我們哈。放心,今天只要住院部那邊反饋有床位了,我們就馬上為你辦理,現在你們要讓孩子多吃點東西,可以少量多餐,營養要跟上。”12月22日10時10分左右,鬧鈴響起,潘異中斷了同記者的對話,急忙趕往樓上的留觀輸液室,開始了值班的第一次查房。近段時間,他每日問診的患兒數量有50多個,相較于平時30個左右的患兒數量,節奏必須加快。

圖為潘異正在為患兒做檢查。圖為潘異正在為患兒做檢查。

  “急診科的留觀輸液室僅僅是一個過渡的地方,患兒和其父母在這里待久了難免會有焦慮情緒,我們醫生及時過去走動,哪怕是簡單地問一問、看一看,患兒父母心情都會好很多。”潘異告訴記者,為了及時關注到患兒的病情,并時刻叮囑父母按照醫學要求做好孩子的照料工作,12月以來,他和同事們將查房的頻率從每天三次提高到了四次。

  在提高查房頻率的同時,還得保證坐診的效率。

  12月以來,由于就診患兒增多,為了接診更多的患兒,潘異和同事們不得不壓縮午飯時間,取消午休時間,在崗位上連軸轉。12月中旬,潘異也高燒至39度,經過兩天休息,身體稍微恢復后,他便馬上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記者了解到,愈后第一時間返崗的還不只是潘異。“現在大家基本都恢復了?!迸水惛嬖V記者,“我們隨身都攜帶著潤喉片,說話累了就趕緊含上一片潤一潤?!?/p>

  “過去的20多天真是一段特殊的時期,也是一段備受煎熬的日子,但挺過去之后便是陽光明媚,現在前來掛號的發熱患兒數量已經出現了明顯下降?!迸水愄寡裕S著各類救護力量的介入和群眾自我救護知識的積累,他相信,大家的生活很快就會回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