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茍春
11月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檢察院獲悉,2021年,郫都區某培訓機構一員工購買學生家長信息用于招生,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最終,該員工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
據悉,王悅(化名)是郫都區一家培訓機構的招生工作人員,一直沒有合適的招生資源。2021年3月,王悅通過微信認識了一男子,對方稱可以有償提供學生就讀學校、家長聯系電話等招生信息,買的信息越多價格就越便宜。于是,王悅拉上機構其他人一起購買。
之后,王悅先后三次購買了學生家長的電話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分發給機構其他人撥打電話進行招生。嘗試了一段時間后,王悅發現這條所謂的招生“捷徑”根本走不通,甚至適得其反,引起了很多家長的不滿,便放棄了繼續的念頭。
2021年3月,警方在破獲一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中,經對抓獲人員的資金進行梳理,發現了王悅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三款規定,竊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022年4月,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王悅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依法提起公訴。
經查,2021年王悅通過微信好友李某先后三次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約9000條用于培訓機構招生,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最終,王悅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