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you need a rest……Okay,no more(你們現(xiàn)在需要休息了,不要再說話了)。”這樣的對話,不是在英語課堂,而是在宿舍里。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也不是英語老師,而是一位宿管員。
這位近期在家長群里走紅的宿管員叫李影劍,來自成都市溫江區(qū)二十一世紀學校,目前在該校負責男生公寓12樓的宿舍管理。由于其一口流利英語和其崗位頗有些反差,他被家長們幽默地稱為“掃地僧”。
更讓人有些意外的是,李影劍畢業(yè)于上海海事大學航海專業(yè)。在成為宿管員之前,他曾經是一名招商輪船的高級船員,主要負責輪船駕駛。中東到亞洲的航線是他開得最多的一條航線,每次從開船再到成功上岸,基本都會花上半個月的時間。做遠洋海員期間,他去過全世界2/3的國家,也因此練成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為何從一名海事船員成為了一名宿管員?李影劍表示,因為自己的女兒在溫江一所學校讀書,為了方便照顧女兒,這才回到成都,并成功應聘了宿管員的職位。
職業(yè)跨度這么大,也有朋友為李影劍丟了專業(yè)底子感到可惜,但他卻不這么認為,“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是他給自己的生活原則,“從全世界滿地跑,到回成都照顧女兒,再到做宿管老師,如此豐富的人生經歷,難道不是很有意思嗎”。

▲李影劍
大學畢業(yè)當了十年船員
去過世界2/3國家,曾經歷不少挑戰(zhàn)
李影劍告訴記者,高考時選擇航海專業(yè),并不是因為自己愛好,而是出于家庭原因,“航海專業(yè)的學費都比較低,就業(yè)后的待遇看起來也很不錯。投入少,產出多,這是當時選擇這一專業(yè)最關鍵的一個原因。”
大學畢業(yè)后,2006年,李影劍順利進入招商輪船公司。他回憶,他當時跑的航線覆蓋了中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跑得最多的線路是中東-亞洲、中東-歐洲、俄羅斯-美國這幾條線路,運輸的物品大多是原油和成品油。
李影劍介紹,想要登上油輪,正式成為一名船員,也是有門檻兒的,且門檻不低。“首先,我們要考聽、說比英語六級還難的航海英語;再一個,還要考甲類大副證書,這個證書每年全國考過的人數不超過200人。”
雖然待遇不錯,但是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苦,船上工作也不例外。李影劍告訴記者,每次出海,最怕遇到臺風、暴雨一類的極端天氣,“只要是遇到超級臺風,即使你開的是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但在海洋中,也會像一片葉子一樣飄來飄去,搖晃顛簸得讓人非常難受。”
令李影劍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美國西雅圖到美國安克雷奇的路程,當時輪船要經過阿拉斯加州,不過由于該地臨近北極,寒冷風大,非常考驗駕駛技術。“剛開始面對的還是自然流動的水面,不過隨著天氣越來越寒冷,海面結冰的速度也變得非常快。”他表示,雖然破冰船在前面開著往前走,但是只要自己稍微開慢了,輪船就不能往前行駛了,所以一路都是神經緊繃,“也把一輩子的冰啊雪啊的,都看完了。”

▲李影劍的英語筆記
除了自然條件的挑戰(zhàn),作為遠洋船員,他還必須關注且熟悉各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更新。這也就包含進出港的一些文書、規(guī)則等等。李影劍說,因為常年都是跟世界各國的人打交道,也就客觀成了一個英語學習的契機。“也不算刻意在學,但是高頻使用,因此,英語底子也就起來了。”
2015年,李影劍正式結束了自己十年的海員經歷,“雖然這段經歷很有挑戰(zhàn),但感謝這段經歷讓自己擁有了更多認識世界的機會。”
為了家人回成都當宿管員
會和孩子分享船員經歷,閑時會看書學習
為何從船員成為一名宿管員?李影劍說,主要是想把時間多留一些給家人。“當船員的時候,長期在外工作,每次航程都要花上半個多月。和家里人也是處于聚少離多的狀態(tài),尤其隨著孩子成長,我覺得不能再在她的生活中缺位了。”
回成都,工作可以有很多選擇呀,為啥選擇做宿管員呢?李影劍說,妻子是一名老師。選擇成為一名宿管生活老師,一來跟妻子的工作有更多共鳴之處。二來可以通過在學校里工作,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性格特點,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第三就是現(xiàn)在任職的學校(溫江區(qū)二十一世紀學校)離家也很近,方便照顧孩子。
不少朋友都為他丟了專業(yè)功底感到可惜,還有朋友覺得,“男老師擔任宿管生活老師”是不是也有點不太合適。李影劍對此毫不介意,他覺得,就如一個家庭中需要母親,同樣也需要父親。“住校的孩子們也是同樣的道理,尤其是男孩子,男宿管老師跟他們相處,他們也沒有那么強的距離感。”
至于是否丟了本職專業(yè),李影劍覺得并不是完全如此。有時候,他也會跟孩子們講一些自己做船員的經歷,“既能跟孩子們分享一些地理天文知識,也希望男孩子們學會面對挑戰(zhàn)和挫折,更加堅韌。”
此外,作為宿管員,住校的孩子們去上課了,李影劍也有了更多的一些私人時間,“忙完工作后,主要是看書,保持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狀態(tài)。”

▲抓緊休息時間閱讀、學習
有學生向他討教英語的學習方法
校長稱知道他有“隱藏的實力”
中午12點過,學生們下課吃完午飯,陸續(xù)回到宿舍樓休息。李影劍也挺直腰板,面帶微笑,對學生們的問好,一句句回復著“中午好”。
雖然上崗時間不算太久,但幾乎每一個路過的孩子,李影劍都能喊出名字來。孩子們也十分喜歡這位“宿管爸爸”。初三學生張城說,李老師很溫和,而且非常有耐心,“時不時會教我們鞋子怎么刷,洗衣服怎么洗。還會給我們講一些和父母的相處之道,也讓我們開始理解父母。”
當然,最讓大家震驚和佩服的,還是李影劍的英語水平。孩子們說,第一次聽到時,大家又驚訝又佩服,甚至還有學生跟李影劍討教英語的學習方法。
為了營造更好的英語氛圍,李影劍在宿舍里重新?lián)炱饚啄晡从眠^的英語。除了桌子上厚厚的英文筆記,還擺放著一些英語學習書籍和資料,“我學英語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英文寫作來記錄下重要事項。”
此外,平時一有空,他還會播放一些英語音像資料。當然,也包括用英語和孩子們打招呼。久而久之,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宿舍里的同學們和他漸漸熟悉后,一見到他就會自動切換成英語模式。
除了同學們的評價,學校的老師們對李影劍也有較高的評價。

▲李影劍平時看的書
溫江區(qū)二十一世紀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初在招聘李影劍老師的時候,就注意到他的經歷很特別,同時看重他對教育非常有激情和熱情。“‘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N覀儗W校也認為,有所長者,就可以做孩子們的老師。比如像李老師,他的特殊經歷,對于拓展孩子們的視野,還是很有幫助的。”其次,入職沒多久,李老師就能喊出幾乎所有孩子的名字,也讓學校印象深刻,“他確實很喜歡孩子,也很喜歡教育。”
對于李老師因宿舍里的英語對話“走紅”,學校也有些意外。校方表示,對于李老師所帶動的學習氛圍,學校非常欣賞,并全面支持,“讓學習不只是發(fā)生在課堂內,而是一件隨時隨地可以發(fā)生的事情。”
紅星新聞記者 殷建 曾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