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部新區著眼構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推動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機生長。 王效 攝成都東部新區著眼構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推動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機生長。 王效 攝
金茂綠建東部新區智慧能源中心效果圖?!〕啥紪|部新區黨群工作部供圖金茂綠建東部新區智慧能源中心效果圖?!〕啥紪|部新區黨群工作部供圖

  禾雨

  成都東面,沱江緩緩流淌,龍泉山蒼翠欲滴,峰巒疊嶂與平川曠野交織,碧波清水與現代新城相映。

  山水之間,成都東部新區拔地而起。2020年5月6日,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掛牌,成立兩年多來,充滿美學意蘊的城市空間有序“生長”,舒緩優美、簇群錯落、山水相映、宜居適度的城市形態逐漸成型。

  從自身特征、山水環境及文脈出發,成都東部新區不斷完善城市風貌體系。在這片山、水、林、城相望的立體空間里,有綠地蔥郁、湖泊點點、群鳥蹁躚;有神鳥展翅、凌空飛翔、暢達全球;有塔吊林立、層樓崛起、業興人和。

  生態打底

  既要大筆開闔也要精雕細琢

  作為全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支點,成都東部新區將“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貫穿始終,努力繪出更加多彩的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生態打底,鋪展全域底色。青山如黛,綠水含煙,成都東部新區著眼構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推動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機生長。

  做加法。以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為核心,推動全域增綠增景,以三岔湖、沱江、絳溪河為核心打造城市生態藍網系統,全域建設546公里天府綠道,建設267個城市公園,實現“100米見綠、500米見園、10分鐘見水”,構建“青山綠道藍網”相呼應的城市生態格局。

  “太美了,沒想到三岔湖變化這么大?!眹鴳c假期,市民王巍和家人一起在湖邊游覽,手中的相機一直拍個不停。

  成都東部新區成立以來,在三岔湖庫區開展包括25個島嶼的綠化工程,5.8萬余棵四季楊、柳樹、桃樹、天竺桂、桂花、楊樹、皇竹草等花草樹木蓬勃生長,庫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5%以上,新增紅嘴鷗(候鳥)、白嘴雞(候鳥)等珍稀野生動物約6000只,水質提升為Ⅲ類。

  做減法。一座藍綠相映的現代化新城建設,要擴張更要懂得控制。成都東部新區按照“組群式”布局城市空間形態,科學劃定三條控制線,統籌布局三大功能空間,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和城鎮空間占比分別為35%、37%、28%,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在塑造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過程中,成都東部新區嚴控開發強度,形成宜居適度的城市形態。以建筑高度為例,目前規劃高度180米的三岔TOD,將成為新區極具顯示度的最高建筑。以此為最高點,依托既有自然環境,面向三岔湖方向,在2.75公里的距離內逐層降低,打造舒緩優美、簇群錯落、山水相映的城市空間。

  濃墨鋪陳,淡雅留白。色彩方面,新區延續成都城市總體色彩風格,構建“主色系+輔助色+點綴色”的城市色彩體系,保證區域風貌既融入城市總體色彩意象,又彰顯自身特質。

  產業共興

  增強城市內生增長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10月13日,成都東部新區賓客盈門,自貢市黨政代表團一行前來參觀考察,雙方簽署區域合作協議,聚焦智能制造、先進材料、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推動產業互補配套、延鏈強鏈,共同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和四川發展大局。

  協作,是成都東部新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的使命;產業,則是成都東部新區打造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和動力源的基礎支撐。

  9月30日,成都東部新區2022年先進制造業及臨空服務業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10個重大產業化項目落戶成都東部新區,協議總金額161.5億元,涵蓋高端智能裝備、智能終端、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物流、總部經濟和商業綜合體等多個類型。

  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成都東部新區鼓點般密集的腳步,與全省發展節奏不謀而合。從成立之初到現在,新區塔吊林立、拼搏不息。

  平地立城,臨空樞紐和制造業承載空間是成都東部新區最大的發展優勢;未來之城,產業落地的過程中,綠色始終是重要導向。

  成都天府國標機場旁,坐落著全國首座“碳中和”公園型能源補給示范綜合體——成都天府國標機場碳中和公園型能源站。這里以“綠色+低碳”理念進行整體設計,充分融入成都東部新區公園城市場景,彰顯綠色環保、智能便捷、安全高效特色,打造功能+景觀的能源地標建筑。

  西南地區首個“區域能源+綠色數據中心”耦合項目金茂綠建東部新區智慧能源中心,以淺層地熱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投建區域能源站,將為成都東部新區提供綠色低碳、穩定舒適的集中供冷供熱服務,助力新區打造科技創新之城和低碳宜居之城。

  ……

  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成都東部新區高點起步,積極推動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未來,這里還將深化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提升全生命周期用能效率,增強城市內生增長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人文相融

  人在城市中實現價值 城市因人而更加繁榮

  荷蘭當地時間9月29日,2022荷蘭阿爾梅勒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舉行,成都用一段時長6分鐘的宣傳片,向世界發出邀請。

  202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這場世界級活動將于2024年4月至10月在成都舉辦,主會場就在成都東部新區絳溪河生態綠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成都東部新區這座園城相融的現代化新城里,綠色也是幸福。

  換上跑鞋,迎著涼爽的秋風,在三岔湖馬拉松賽道上跑步,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休閑新方式。這條可以承載各類跑步、騎行和賽事的高規格賽道從三岔湖主壩出發,沿馬鞍山觀景臺步道蜿蜒而上,宛如一條絲帶環湖而繞,依山順堤不斷延伸,串聯起沿途精心打造的主題公園。

  乘坐地鐵18號線到三岔站,出站后步行不到15分鐘,就能看見大片綠地。形似云朵的知也·圖書館從一片地下“生長”出來,不遠處幾處形似小山丘的玻璃房頂,與“云朵”形成呼應,沿著臺階一路向下,才能走進東·壹·美術館主體建筑。

  這里是成都東部新區藝術公園,沿公園綠軸,分布著圖書館、美術館、共享綠地和藝術廣場,設計師引入“行云”“山川”“大地”三種自然原型,讓知也·圖書館、東·壹·美術館與已建成投用的西部金融創新中心、未來設計藝術中心相呼應,共同組成成都東部新區藝術集群。

  一座座充滿美學意蘊的建筑,也是獨具新區氣質的公共空間。聚合的功能屬性,背后的目標是“聚人”。

  引導綠色出行,構建以“5快6普”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慢行交通共同發展的綠色交通體系……至2035年,成都東部新區綠色交通分擔率將達到90%;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先行,規劃文化、教育、體育、醫療、養老等7大類20小類重大公共服務設施;構建老人15分鐘健康宜居圈……成都東部新區成立兩年來,超過1.1萬名青年人才從五湖四海匯聚而來,成為新區建設發展的見證者和開創者。

  把城市發展成果轉化為人民美好體驗,使人在城市中實現價值,城市因人而更加繁榮,一座彰顯公園城市特質的現代化新城正在成都東部新區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