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世界文化名城”的繁庶碼頭的路途間,成都,這個數千年來持續輸送著靈感與創意的城市,從未停止更新。
依托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在創造力的聚光燈下,蓬勃向上的文創產業與城市發展加速融合,成為“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的有力表達。
就在7月,成都市正式印發了《關于命名鹿溪智谷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區等80個項目為成都市市級文創產業園區、文創特色街區、文創特色村(社區)的通知》,命名鹿溪智谷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區等40個項目為成都市市級文創產業園區。
據悉,40個市級文創產業園區以文態、形態、業態、效益、管理、生態、發展等多個維度為基準,同時兼備極強的綜合能力與示范作用。從城東老廠房中盛開的創意之花,到三遺城市的“留量”密碼,從“盆地”到“文創高地”,成都文創園區無疑正從各區域特色著手,呈現文創的N種模樣,激發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發揮增長極作用
構建“文創+科創”新格局
成都正以強化數字文創引領、推動產業跨界融合、深化產城融合驅動為主攻方向。在規劃中,天府新區與高新區作為增長極區域,發揮著網絡視聽產業高地優勢,構建出科創新格局。

其中,位于天府新區的鹿溪智谷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區,以文創產業為發展路徑,讓巴蜀文化走進國際視野。它不僅是天府新區踐行“公園城市”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區項目,也是成都市三大公園城市示范區之一。
同時,鹿溪智谷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區以綠色生態為底,創新創造著城市環境與宜居宜業生活。它依據周邊發展情況及產業配套需求,與四川省圖書館、川菜傳承大師等企業合作,挖掘生態文化、巴蜀文化和國際交流文化等精粹內容。
而位于高新區的瞪羚谷數字文創園,正以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發展理念,開創著數字文創新方向。
它以川西林盤為設計理念,巧妙融合國際范、蜀都味的文化標簽,兼顧文化底蘊與未來科技,形成具有成都味兒的文創產業綠島谷地,吸引了騰訊新文創總部、阿里巴巴、愛奇藝潮流文化坊等著眾多企業入駐,助力數字文創從“盆地”走向“高地”。
根植歷史底蘊
重煥“文創+遺址”的活化魅力
散落在城市各大區域的文創園區,如同一束束閃爍著文創+力量的靈感之光,散發著城市有機更新的文化力量。
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在內的五城區,成為成都文創發展的動力核。它們以深厚的歷史底蘊為依托,將文創特色注入日常生活美學場景中,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生活氛圍。

位于成華區的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正成為成華區工業文明的有力印證與活化延續。它由著名建筑師劉家琨操刀,本著“修舊如舊,舊房新用”的理念,在原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是成都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
它保留著蘇式紅磚廠房、具有工業符號的煙囪管廊等歷史痕跡,同時,讓文創產業與音樂、演繹、時尚、設計、藝術等關鍵詞一同作用,綻放出多元之姿與產業魅力。它們交相融合,描繪著城東生活新面貌——而這僅是豐富的成都生活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