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投資
加快推進華西壩、音樂坊等27個城市有機更新項目
作為拉動內需的根本動力,穩投資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實施方案》明確加快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圍繞公園城市建設、三個做優做強、產業建圈強鏈、城市有機更新等重點任務,今年加快推進華西壩、音樂坊、悅湖等27個城市有機更新項目,盡快實施省體職院、皮加區等19個已獲批復片區更新項目,力爭新啟動省旅游學校等5個以上片區更新項目建設。健全15分鐘公共服務圈,啟動實施總投資近30億元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新“三年攻堅”建設行動,其中今年新建公共服務設施34處、續建33處,新建道路28條、續建25條。持續推進老舊院落改造,計劃投資約5億元,新開工院落改造100個。
營商環境與要素保障也是關鍵。對此,《實施方案》明確優化投資項目審批、強化土地要素保障。例如,健全項目前期協調推進機制,探索區域評估、并聯審批、及時反饋的實施路徑。在要素保障方面,積極推進每年不低于1000畝經營性土地上市工作,加快實施“一地一策”低效工業用地盤活計劃。

促消費
將發放武侯區專項購車消費券3批次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實施方案》提出促進消費恢復發展,鼓勵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出具有武侯特色的“硬核”舉措。例如,搶抓國家減免600億元汽車購置稅機遇,舉辦汽車消費促進活動,發放購車消費券,拉動汽車、家電等消費回升。據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支持轄區限上汽車銷售企業在今年8月-10月期間,開展購車讓利促銷活動,發放武侯區專項購車消費券3批次,區級財政和汽車銷售企業疊加優惠不低于6000萬元。
近日,武侯區借勢京東618大促活動,搶抓成都“520”消費券發放契機,策劃組織了“2022成都數字生活消費節”武侯分場活動,配套2353萬元區級財政資金用于成都“520”消費券活動。根據《實施方案》,武侯區將繼續引導商家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消費促進活動,營造夜市、外擺等特色場景,支持發展城市首店,鼓勵在武侯區開設全球首店、中國(內地)首店、西南首店、成都首店,提升首店經濟、露營經濟、假日經濟、夜間經濟“含金量”。同時,《實施方案》還聚焦文旅體消費回暖,要依托武侯文旅資源優勢,優化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推出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大力發展文博游、研學游、社區游、休閑度假游等新業態。
保民生
力爭年內建成400套人才公寓
“加大援企穩崗支持力度,支持大學生和靈活從業人員等群體就業,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和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武候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對加大就業保障力度提出了具體舉措,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至2023年4月底;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的中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創業成功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給予補貼;對個體經營者、靈活就業主體,加大經營性貸款支持力度;強化對退役軍人、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激勵力度。凡注冊在武侯區,且不裁員或者裁員率低于成都市上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的參保小微企業,可獲得貸款貼息支持。
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是一大亮點。武侯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用好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各項措施和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進一步完善公建配套,加強人才公寓建設,力爭年內建成400套人才公寓。
為確保各類市場主體和市民可以更快享受到政策,《實施方案》提出優化政策執行,通過行業專班和政企交流等方式,向企業推送信息,協助申報辦理。建立健全智能服務平臺,擴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報即享”范圍,開通線上咨詢、留言反饋等信息渠道,做好政策發布、線上申報、問題反饋等工作。武侯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持續優化為企服務聯系對接機制,確保政策及時兌現、應兌盡兌。
紅星新聞記者 董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