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常高頻使用的代步工具,共享單車本身也成了流動的“廣告位”,而這也被“牛皮癬”盯上了。為此,成都市治非辦組織開展了今年第二季度治理非法張貼書寫廣告專項整治行動,以背街小巷和城郊接合部的治理和共享單車車身“牛皮癬”治理為重點,加強重點區(qū)域和節(jié)點的整治,堅決遏制各類非法張貼書寫廣告的滋生。其中,共享單車車身“牛皮癬”專項整治行動時間為5月9日至6月20日。

▲運維人員清理“牛皮癬”▲運維人員清理“牛皮癬”

  多家共享單車企業(yè)整治“牛皮癬”

  5月17日上午,在桐梓林地鐵站附近的街面上,共享單車運維人員先對著車筐里的“牛皮癬”噴除膠劑,然后拿出鏟子進行清除。“包括車筐、車座、梁架等位置都有各種‘牛皮癬’。”美團、哈啰、青桔共享單車的運維人員均表示,幾乎所有單車都被“牛皮癬”光顧過。一般的“牛皮癬”,運維人員會當場直接處理掉。較難處理的“牛皮癬”,運維調度人員則會安排運輸車輛將這部分單車運回倉庫進行處理。

  “每天需要回庫清潔的單車在400輛左右。”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本月初啟動了為期兩個月的共享單車“小廣告”清理專項行動,目標是實現(xiàn)街面美團運營車輛90%以上車身無小廣告,且車身整潔干凈。目前,每天平均清理2.3萬輛車。在美團單車的倉庫,運維人員指著等待清理的單車表示,目前大部分的“牛皮癬”都是不干膠或是印章噴涂式。

  張貼“牛皮癬”可處100元以下罰款

  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推行綠色低碳出行方式的同時,共享單車的運營,應當遵守國家網(wǎng)絡和信息安全的有關規(guī)定和城市管理的相關條例,其車身不得成為企業(yè)、個人及其他團體、組織發(fā)布違法違規(guī)信息的載體。各單位要建立共享單車車身部位張貼、張掛、印蓋各類違法違規(guī)小廣告(簡稱車身“牛皮癬”)治理機制,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清除,力爭實現(xiàn)街面運營車輛80%以上車身無“牛皮癬”的目標。單車企業(yè)作為市場主體,應承擔單車運營管理的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要積極發(fā)揮好服務和監(jiān)管職能,投放、清除兩手抓,保持單車車身整潔。

  “根據(jù)《成都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對貼掛、印蓋‘牛皮癬’的行為,可處100元以下罰款。”該負責人表示,在實際操作中,貼掛、印蓋“牛皮癬”的行為較為分散隱蔽,處罰存在一定難度,所以處罰和清理都要及時開展,才能確保治標治本。

  美團單車將針對小廣告中違規(guī)廣告主,采取法律手段進行打擊和維權,從源頭上根治違法小廣告。哈啰單車安排人員對路面非法張貼小廣告的人員進行巡查,并進行勸阻;對高頻小廣告留下的電話或微信進行聯(lián)系,進行源頭追擊,進行追責,對于性質特別惡劣的,由企業(yè)法務介入追責。

  專項整治期間,成都市各區(qū)(市)縣治非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制止在單車車身張貼書寫小廣告行為,指導屬地街辦排查梳理轄區(qū)問題突出、易反彈的點位作為整治重點。成都市市容環(huán)衛(wèi)管理事務中心將對各區(qū)(市)縣共享單車車身“牛皮癬”專項整治開展情況,進行每月不少于2次的監(jiān)督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及時通報相關區(qū)(市)縣治非辦。檢查每個單車企業(yè)以200輛為底限,不少于3個共享單車停放點位。另外,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將治理牛皮癬納入對共享單車企業(yè)的考核管理。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將作為共享單車企業(yè)日常考核和年終評先選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