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共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打造城市群內部“2小時交通圈”。著力優化交通結構,堅持“軌道引領、公交優先”,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推廣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OD)模式,合理規劃建設充(換)電設施,讓綠色出行成為市民首選。

  成都市交通運輸局認真貫徹落實此次黨代會精神,提出將圍繞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當好開路先鋒。

  據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翼剛介紹,未來五年,成都將對標“交通極”,增強樞紐服務能力。加快形成成渝間“7鐵4高”大通道,加快構建雙機場協調高效運行、“1環15射”鐵路網、“3繞18射”高速公路網、“3環19射8聯”快遞路網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增強泛歐泛亞空港陸港“雙樞紐”能級,實現四向綜合交通走廊通江達海抵邊,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與此同時,統籌布局以成都為中心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推動形成成都都市圈軌道交通1小時通勤圈、成渝城市群內部2小時交通圈。此外,還將新建和改建高快速路,打通“斷頭路”和“瓶頸路”,加快形成“優軸密網”“一體直連”都市圈公路網。

  “在‘調結構’方面,將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王翼剛說,未來五年,成都將大力發展以軌道為引領的公共交通出行體系,統籌推進“軌道+公交+慢行”融合發展與高效銜接,讓綠色出行成為市民首選。此外,還將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在提升城鄉運輸一體化水平方面,扎實推進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打造“天府交郵通”品牌,爭創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

  此外,成都將構建覆蓋“全市域、全方式、全過程、全要素”交通物聯感知網絡,規劃建設智慧交通運輸運行管理平臺,深化數據互聯共享,優化提升交通運輸運行監測、應急協同、輔助決策、信息發布等功能,推動交通大腦由“數據中心”向“決策中樞”升級;同時按照“線上為線下服務,線上線下聯動”的思路,聚焦“高效處置一件事”,以信息化智慧化賦能交通運輸行業科學治理敏捷治理。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