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金牛賓館開幕。施小琳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為《牢記囑托 踔厲奮發 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報告。報告提出,今后五年,成都將堅定不移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徑。
多名來自基層社區(村)的黨代表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聽了報告后備受鼓舞。“《報告》提到了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給予我們社區工作者工作方向的引領”,成都市金牛區茶店子街道錦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韋霞表示,“我們將貫徹學習《報告》的精神,一步步落實任務,更好地滿足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牛區錦城社區黨委書記韋霞:
黨建引領“全融合”,巧解社區發展的難題
一身黑色正裝,腳上卻穿著一雙白色的運動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韋霞發現記者注意到她的鞋子,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其實應該穿高跟鞋搭配比較好,但是我沒辦法穿高跟鞋,因為去年9月摔傷了。”
去年9月,韋霞在工作結束后走下二樓辦公區,不小心摔傷,造成骨折、腳筋斷裂,直到現在還沒完全康復。“我摔傷后無數次都在想,還好我們盤活了區域化黨建單位資源,打造了社區共治場景,這樣居民就無需再來爬這個陡峭的樓梯來到社區辦公區辦事,解決了居民‘上樓難’的問題。”
原來,社區辦公室樓建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辦公地樓梯陡峭,室內各種硬件設施老舊,前來辦事的居民們頻頻提出意見。“社區有很多老人家來辦事,爬樓梯爬得惱火。”韋霞介紹說,對此,錦城社區黨委梳理社區居民需求清單,鏈接區域化黨建單位資源力量,將哈爾濱銀行的業務大廳打造為“功能延伸、集成便捷”的社區共治場景,該場景建成集黨群共建、惠民服務、教育培訓、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便民服務站,向居民常態開放公共服務、童樂園、茶藝室、康養室等功能空間。“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溫馨、便捷、舒適的親民化服務。”

韋霞說,這就是黨建引領“全融合”,巧解了社區發展的難題。
“建立社區共治場景,延伸基層治理觸角,更有利于辦好百姓身邊事。”目前,根據片區居民不同需求,錦城社區探索實施“一點一案”模式,聯合駐地單位創新打造鼎治空間、退役軍人服務超市、健康生活館、反詐騙工作室等10個共治空間。
此次在聽完《報告》后,韋霞更是備受鼓舞。“《報告》提出,推動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質量發展,打造網格化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這給社區的進一步工作提供了引領。”韋霞告訴記者,她期待社區能夠打造“社區健康服務管理中心”,“建立‘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健康進家庭’的分級診療模式,為社區居民構建多層次、多樣化、布局合理的醫療服務體系,將更優的健康服務送到百姓身邊。”
青羊區同瑞社區黨委書記熊玉蘭:
推動社區發展治理的“本土化”工作模式落地生根
仔細閱讀報告的過程中,青羊區蔡橋街道同瑞社區黨委書記、居委主任熊玉蘭在不少地方都用筆畫了重點符號。“這些內容,我們社區工作者要讀細讀透,便于我們開展接下來的工作。”熊玉蘭說指著這些標注對記者說道:“比如這句‘努力實現矛盾在治理末梢解決、共識在基層一線凝聚’,我感觸很深。”
熊玉蘭告訴記者,每個社區都有每個社區不同的難題,要探索適宜社區發展治理的“本土化”工作模式。熊玉蘭介紹說,同瑞社區轄區內商業和人口分布高度集中,企事業單位與社區居民融合不足,經常會產生一些糾紛矛盾。“我們社區黨委就需要對接各方需求和利益鏈接點,通過提供公共性、生活性、社會化等服務,為企業、商家、居民及單位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共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各方主體互利共贏。”

對此,同瑞社區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服務機構+企業商戶+居民”小區街區融合治理模式,設立了“商居匯”社區發展中心。熊玉蘭說,“商居匯”社區發展中心建立了“組織共建、陣地共享、活動共辦”工作機制,鏈接各類社會資源向企業或居民提供社會化服務,“覆蓋商家企業單位400余家,共參加社區活動150多場,商家自愿擔任志愿者200人次。由此引導了多方主體共享社區治理成果。”
熊玉蘭舉例,轄區此前有一家開在居民樓下的燒烤店屢遭油煙、噪聲投訴,無論是商家還是住戶都苦不堪言。而后根據商居匯多方協調,與原房東、燒烤店老板、新址負責人等多次溝通,最后燒烤店搬遷至轄區內的夜市。“因為租金、地址等方面讓燒烤店老板滿意,他現在還反哺社區,經常報名當社區志愿者,參與社區活動。”
說起這項協調案例,熊玉蘭臉上露出笑容,“作為社區工作者,面對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與居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社區從最初的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到美好生活場景的共建共享共治,推動社區發展治理的‘本土化’工作模式在社區落地生根。”
溫江區高山村黨委書記顏澤菊:
走出以農業科創為特色的現代農業公園新村道路
在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報告》提出,要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體。
溫江區萬春鎮高山村就通過E家品牌大力推動“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據溫江區萬春鎮高山村黨委書記顏澤菊介紹,村黨委以建設“現代農業公園新村”為愿景,創新E家品牌,充分激發黨員、干部、村民骨干參與鄉村發展治理的內生動力,不斷附能鄉村振興。
“E家品牌”包含了E家鄰里社、E家儲蓄所、E家榜樣、E家農垃垃等治理隊伍機制。“就拿‘E家儲蓄所’來說,是一家我們高山人自己的銀行,存的是文明行為美德,取的是精神榮譽,一張小小的積分儲蓄卡,記錄大家在疫情防控、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等具體參與鄉村發展治理中的作用和能量,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顏澤菊說,如今,高山村的鄉風文明不斷提升,E家理念深入人心,E家機制日趨成熟,村民聚心共建、聚力共擔的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
此外,高山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契機,聚智聚力,以“校院地企”的協同創新模式,依托科技智慧賦能,不斷為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組織壯大蓄勢儲能,促進農民增收,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對于接下來高山村的發展,顏澤菊充滿著期待。顏澤菊說,接下來,她將把黨代會精神踐行到實際工作當中去,依托國家農高園、溫江現代農業科創片區中心村的優勢,堅定不移地堅持黨建領航,做精做特現代都市農業,匯聚更多的農業科創人才和團隊,把農業科技的產業鏈條做大做強。“帶領我的鄉親們一起走出一條以農業科創為特色的現代農業公園新村道路,把家鄉努力建成共擔共享、溫暖如家的心安之所,實現鄉村更美好。”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攝影記者 呂國應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