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聯響”協作機制為弱者撐起法治“保護傘”
“我老公在我孕期出軌,還打我。”近日,女子王某向彭州市法院的工作人員哭訴道。了解情況后,該院立即啟動反家暴“聯響”協作機制,及時立案并發放人身安全保護令,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撐起“保護傘”。
記者了解到,王某在遭遇家暴后,向天府市民云“家和促進”端在線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彭州市法院收到申請后立即到現場了解情況,當即啟動與彭州市婦聯、市公安局共同建立的反家暴“聯響”協作機制。經公安機關核實,王某遭其配偶丁某動手毆打的情況屬實,法院迅速向市婦聯、王某、丁某及其所在社區、派出所發放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從立案受理到發放人身安全保護令總共不到4個小時。王某拿到法院主動發出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后感慨地說:“有了這個保護令,我就更有底氣了。”目前,王某經深思熟慮決定起訴離婚,二人已通過訴訟離婚。
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如此簡單快捷,得益于彭州市反家暴“聯響”協作機制。據彭州市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有效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發生,厘清責任、有效聯動、凝聚合力,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彭州市法院邀請市婦聯、市公安局共同會簽《關于建立彭州市反家暴“聯響”協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一中心五組團”的反家暴“聯響”體系,實現一脈體系全域聯網、一點需求全線響應。通過家風教育、摸底排查、強制報告、家暴審查、傷情鑒定、緊急移送、定期查訪、監督執行、隨機回訪、心理疏導等十項協同舉措,形成“立案、審查、裁定一體化”人身安全保護令快辦機制,從立案到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通常不超過24小時,避免家庭暴力受害者遭受進一步的傷害,為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撐起法治“保護傘”。
據悉,反家暴“聯響”協作機制是彭州市法院為實質化落實反家庭暴力法,在成都地區率先探索以家庭為切入口,推動多方力量共建共治和諧家庭、平安社區,源頭上防范“民轉刑”風險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自2021年3月啟動以來,彭州市法院受理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7件,簽發7件。
彭法宣 本報全媒體記者 劉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