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嶺雪山的人特別多

  按照老王的分類,只去過西嶺雪山,滑得磕磕絆絆的記者屬于菜鳥級,只比傳說中的“雪媛”高一級。

  據悉,成都周邊滑雪場主要有室內的融創雪世界及室外的西嶺雪山,峨眉山等地,遠一點的就是阿壩的九鼎山太子嶺、畢棚溝。其中,室外滑雪場多在旅游景區。

  “這兩年來滑雪的人越來越多,往往都是家長帶著小孩來。”西嶺雪山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成都一位6歲男孩的媽媽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周末去西嶺雪山的人特別多,路上要堵車,滑雪也要排隊。以前可以當天往返,但小孩滑雪就要住一晚,加上門票、索道、住宿、交通等各種費用,一個周末就花了3000多元。如果請教練,費用更高。”

  對此,四川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陳乾康告訴記者,“冰雪運動的興起彌補了四川旅游市場淡季產品相對缺失的不足。同時,冰雪運動的收益也比傳統的觀光旅游產品更高。”

  而位于都江堰的融創雪世界距離成都市中心60多公里,其單人平日/周末不限時初級滑雪票(含基礎雪具)價格是368元。曾經體驗過的成都女孩小雪表示,“雪世界滑雪票包含了雪具,但不提供手套,且他們提供的雪具也不一定就完全適合,所以最好還是自己買一套裝備,在迪卡儂買全套便宜點的2000多元。他們的教練是400元/時,續時200元/時。”

  記者同時了解到,較之成本高、交通不便的滑雪,還有不少家長和孩子選擇在市區就能參與的花樣滑冰、冰壺等其他冰雪運動。

  5歲多就入選四川省花樣滑冰隊的梅蘭馨,如今已有三年的花滑訓練經驗。梅蘭馨的母親熊女士告訴記者,關注花滑和冰球運動的家庭越來越多。“一般男孩打冰球的多,女孩更喜歡花滑。”

  資本愛上萬億藍海市場

  伴隨著冰雪運動的興起,資本瞄上了這一藍海市場。

  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顯示,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0000億元。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

  而從整個產業鏈看,由于滑雪場運營耗資巨大,只有資金實力雄厚或擁有得天獨厚地理優勢的企業可以參與其中。

  金達威、華錄百納、萊茵體育等上市公司選擇加入與政府合作冰雪運動的行列。相比之下,更多企業瞄準了門檻相對較低但市場潛力大的滑雪裝備和滑雪培訓領域。除了安踏、李寧、三夫戶外、探路者、波司登等企業入局滑雪裝備外,vector、南恩等多家企業亦紛紛加入。

  數據顯示,2021年冰雪領域完成13筆融資。雪樂山和SNOW51以億元級最新融資創行業新高,奧雪文化、極限之路、滑唄、GOSKI等滑雪創業公司獲得數千萬元融資。其中,滑雪培訓平臺成為資本加碼的香餑餑,其次為滑雪裝備和技術服務等社交平臺。

  資本競相逐鹿,作為一個萬億級的新風口,冰雪產業爆發時代正悄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