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考試方式,跟時下沉浸式游戲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發揮參與者的主動性,在任務驅使下探索學習,并在探索過程中了解相關內容。

  臺前

  數學語文考場變“樂園”  每闖一關獲得一枚通關印章

  近日,崇州市七一實驗小學迎來數學期末測評。一早,老師們早早到場擺好學具,等待孩子們到來。本次測評主要以計算能力、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為考核重點,融入了數學學科的口算、口答及動手操作。以游戲的答題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了解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

  一年級的老師精心設計“我會算、我會想、我會認、我會用”四個關卡;二年級老師設計“我會算、我會想、我會用、我會做”四個關卡。

  這天早上8時30分,第一個班已到達樂園入口,孩子們迫不及待的要闖一闖數學樂園。他們來到第一關,又快又準的進行口算。獲得一枚通關印章后,孩子們又信心十足的走到下一關。孩子們不僅會多種計算方法,還會認時間,認圖形,測量邊長,還可以根據體育用品的價格自己提出問題解答,在通過所有關卡后,根據各關卡的等級,認證老師蓋了總印章,這枚印章承載了孩子們一學期的努力,更是核心素養的直接體現。

  “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孩子們聲情并茂的誦讀聲令人陶醉;“誰的模樣最可愛?小朋友的模樣最可愛”。。。。。。孩子們的仿說令人動容,這是語文期末測評的一幕。

  本次語文測試中,一年級語文學科以識字、背誦、仿說三方面為考核重點,分別設計“猜猜我是誰”“小貓釣魚”“我還想這樣說”三大闖關內容;二年級則以朗讀、背誦、看圖說話三方面為考核重點,分別設計“我會讀”“我會背”“我會說”三大闖關內容,孩子們通過答題、游戲等方式進行闖關,每闖過一關,都能獲得一枚通關印章。最后,老師將會根據通關印章數量確定評價等級,這也是對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