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重慶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等多部門聯合印發《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

  ■ 本報記者 楊成萬

  加快培育法人金融機構

  《規劃》提出,加快培育法人金融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主體依法依規發起設立證券公司、理財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等法人金融機構。

  記者了解到,華西證券10月22日獲得了證監會核發的公募基金牌照。“這個牌照含金量很高,因為有了公募牌照才能更好地承接業務,比如承接公募REITs業務,現在沒有參股或控股公募基金的券商非常渴望公募基金牌照。”成都秉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杰表示。

  《規劃》提出,支持重慶市和四川省完善地方金融組織監管體系,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按照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制定的相關規則,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完善相關監管細則,引導小額貸款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規范發展。支持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優化風險分擔機制。

  《規劃》提出,支持中外信用評級機構、全國性信用增進公司、資信評估公司等在成渝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支持設立市場化征信、信用評級、信用增進等法人機構,推廣“信易貸”模式,推動信用融資產品和服務創新,研發適合西部地區的信用產品。

  川企掛牌上市享受“上門服務”

  《規劃》提出,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成渝地區打造面向中西部的綜合性服務窗口,大力推動中西部中小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目前上交所、深交所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均在成都設立了西部基地,四川企業將享受到三大證券交易場所提供的“上門服務”。

  《規劃》提出,支持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模式創新試點,待條件成熟時,優先支持打造西部地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服務平臺。鼓勵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特別是創業投資基金,引導創業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人重點支持初創型企業和成長型企業。

  百一資本合伙人潘長清就此表示,看好川渝地區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方面的一些項目,如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營商環境,在全國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

  據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高新區采取多項措施,目前已經構建起從天使投資到上市融資的全生命周期投融資服務體系。

  一直以來,退出機制是投資界最為關心的,《規劃》提出,探索完善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機制,允許合格的資產管理產品在依法合規、商業自愿、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唐英凱表示,現在的提出渠道越來越多了。剛剛開業的北京證券交易所,使投資“專精特新”企業的投資商又增加了一個退出通道。

  綠色金融機會多多

  在綠色金融方面,《規劃》提出,依托成渝兩地綠色企業(項目)庫,打造綠色金融數字化發展平臺。支持重慶、成都成為中歐綠色金融標準認定及應用試點城市,在碳排放計量和認證、零碳技術孵化與應用等方面加強與歐盟合作。推動與新加坡綠色金融合作,搭建聯結重慶、成都與新加坡的環境權益交易與綠色金融服務有關平臺,探索低碳領域跨境合作有效途徑。

  在這方面,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截至2021年7月,四川環交所累計完成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1802萬噸,成交金額逾2億元,按可比口徑居全國第4位。

  在特色金融服務方面,《規劃》推出,規范發展消費金融,完善線上消費信貸場景,發揮好直銷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的功能,開發適應新消費趨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消費金融公司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多渠道融資,依法合規與境外金融機構開展合作。

  此外,《規劃》提出,深入實施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其中要求圍繞建設成渝地區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穩步推廣價格指數、氣象指數等農業保險產品。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周銘山認為,川渝地區的生豬產量大,豬周期對其影響很大,建議推出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同時設置多種理賠周期,改進目前以“豬糧比”為標準的理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