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
7月19日,成都市統計局發布數據,根據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02.72億元,同比增長13.1%,兩年平均增長6.7%。
半年數據承上啟下,是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信息。成都的半年“成績單”透露哪些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先看民生指標——
上半年,成都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4.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較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
物價走勢基本平穩,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1%。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2%,衣著下降2.3%,居住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7%,交通和通信上漲1.9%,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3.3%,醫療保健上漲3.1%,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7%。
再看產業數據——
農業生產平穩增長。上半年,成都全市農業種植結構持續優化,中草藥材、蔬菜及食用菌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同比分別增長2.7%、1.0%,產量增長12.0%、4.0%。小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1.9萬畝,增長2.0%。生豬產能持續回升,生豬出欄195.7萬頭,增長32.1%;存欄300.1萬頭,增長39.7%。
工業經濟穩定發展。上半年,成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0%,兩年平均增長8.0%,兩年平均增速較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行業增長面持續擴大,規模以上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33個行業增加值呈正增長,增長面達89.2%,較1—5月份提高5.4個百分點;增加值前10大行業累計增速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4.8%、20.3%、24.6%。龍頭企業生產提速,30戶工業龍頭企業總產值增長28.6%,增速較1—5月份提高1.9個百分點。
服務業較快恢復。上半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兩年平均增長6.8%。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4.2%、6.3%,兩年平均增長23.1%、5.5%。生活服務業持續恢復,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1.3%、17.7%,兩年平均增長4.4%、3.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38.8%,兩年平均下降1.1%,兩年平均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3.5個百分點。重點企業貢獻突出,1—5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前30強企業營業收入增長40.9%,對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7.7%。
其他數據也亮點頻現——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向好。上半年,成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9%,兩年平均增長8.9%,兩年平均增速較一季度提高3.3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較快,增長16.0%。受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機械工業、冶金工業投資高速增長的帶動, 制造業投資增長17.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 27.2%。民生領域投資力度加大,公共服務投資增長41.3%。重點區域投資持續增強,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成都東部新區、成都高新區投資分別增長23.2%、23.2%、26.1%。
消費品市場持續回暖。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76.3億元,同比增長24.0%,兩年平均增長7.0%,兩年平均增速較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397.1億元,同比增長23.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9.2億元,增長29.2%。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836.4億元,增長74.8%;商品零售3739.9億元,增長16.4%。
貨物進出口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3679.5億元,同比增長14.9%,兩年平均增長19.1%,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87.8%。其中,出口2067.5億元,增長18.7%;進口1612.0億元,增長10.4%。貿易結構繼續優化,出口機電產品1895.8億元,增長17.9%,占外貿出口總額的91.7%。其中,筆記本電腦出口566.7億元,增長22.5%;平板電腦出口360.7億元,增長14.0%。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14.6%,較上年同期提高4.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較快,實現進出口總額709.7億元,增長43.8%,占進出口總額的19.3%,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持續增長,進出口額達1122.7億元,增長12.1%。
上半年,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五大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其中,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產業、醫藥健康產業分別增長24.3%、13.6%、10.1%;1—5月份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0.9%、37.2%。高技術制造業較快增長,增加值增長20.5%,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6.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餐飲收入分別增長21.7%、120.2%;1—5月份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35.3%。市場主體持續增長,上半年全市新登記企業16.2萬戶,同比增長27.4%;全市新登記新經濟企業增長43.9%。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上半年,全市財政收入繼續增加,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7.3億元,同比增長22.9%,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24.8%、22.9%。企業盈利持續增強,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47.2%,兩年平均增長18.4%,72.6%的企業實現盈利;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4.4倍,兩年平均增長22.5%,60.9%的企業實現盈利。
該如何認識這些數據?成都市統計局解讀,總體來看,上半年成都全市經濟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但與此同時,全球疫情持續演變,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恢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仍需關注。
下一步,成都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進一步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聚焦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等,全面提振發展信心,全面夯實發展基礎,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努力完成全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