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提升舒適度,聽取民航業內專家建議,四川創新提出,一次性建兩座規模適中的航站樓,探索吞吐量越來越大的前提下、大型樞紐機場采用單元式航站樓的發展方式。這一創新設想,經由設計師獨創的“手拉手”構型,更加完美地呈現:
它足夠便捷。旅客過安檢后,到任一登機口直線距離不超過700米;空側岸線更長,241個機位中,有97個是靠近廊橋的近機位,占比傲視國內同體量機場。
它足夠智慧。通過APM捷運系統,可以便捷中轉。56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接入了9種交通方式,旅客無縫換乘。全國首條4F級“智慧”跑道,能起降目前全世界最大客機A380,還能對跑道運行狀況進行安全分析并作出預警。國內首創具有旅客身份識別功能的智能安檢線,游客通過“刷臉”就能實現登機全流程。
它足夠綠色。全場100%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全球首家利用場內自然水體打造綠色生態公園,首次在國內機場建設初期就同步開展文創研究并引入創意專項設計,“天府十二景”使機場成為蜀風雅韻的重要展示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