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從動到靜
皆是成都的夜色
當人們還在認為夜經濟指的是酒吧、餐飲時,成都的夜早就有了千變萬幻的色彩。成都人把這種色彩稱為場景——
晚上7點,夜幕降臨錦江,古香古色的烏篷船載著游客緩緩向合江亭駛去。沿途古樂悠揚,建筑倒影綽約,錦官城繁盛的商貿映襯在河畔建筑的墻體上,詩意古韻與現代建筑在碧波緩流中融為一體,古典與現代是夜色。
晚上8點,位于339的2層,德國進口國際卡丁車館內,輪胎與瀝青賽道的摩擦聲嘶鳴,速度與激情是夜色。
晚上9點,東湖公園旁,沉浸式劇場“成都偷心”正在上演,音樂坊隨處可見街頭藝人的表演,文藝和浪漫是夜色。
晚上10點,在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里,人潮如織,其“博物館奇妙夜”活動,最受歡迎的莫過于“夜宿博物館”主題,感受與收獲是夜色。
晚上11點,火鍋店、酒吧、特色小吃……此起彼伏的歌聲、跑堂聲、交談聲好不熱鬧,市井氣與煙火氣是夜色。
凌晨1點過,窄巷子一處院落里的三聯韜奮書店,依舊人來人往,寧靜與書香是夜色。
“年輕人是書店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行為很多都發生在夜晚。隨著夜經濟政策的出臺,三聯韜奮書店的系列夜間創新舉措也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三聯韜奮書店的負責人胡曉燕這樣說。
德國進口國際卡丁車館負責人鄂方羽也深有同感:“卡丁車的消費基本都是年輕群體,夜晚也是其主要營業時段,車館營業時間已延長至夜間12點,今年國慶期間基本每天都會從9點半營業至次日凌晨1點,客流高峰期一天更是發車近500次,這反映出成都夜間所蘊藏的巨大活力。”
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興的成都,深知如何用夜間經濟增加消費的時長與寬度。
C
從1.0到3.0
升級更多“夜”態
對正在加速建設“三城三都”(世界文創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賽事名城,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的成都而言,“越夜越熱鬧”的夜間經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此次發布的100個成都夜間經濟示范點位中,既有寬窄巷子、夜游錦江、遠洋太古里等知名打卡點,更有融創文旅城等“新晉網紅”,營造更具“國際范、蜀都味”的成都夜間經濟新風尚。
100個成都夜間經濟示范點位覆蓋夜間旅游景區、夜間文鑒藝廊、夜間親子樂園、夜間醫美空間、夜間樂動場館、夜間學習時點、夜間購物潮地、夜間晚味去處、夜間風情街區等10類消費場景,呈現出成都夜間經濟多元、多面、多點的新“夜”態。味覺、觸覺、嗅覺、聽覺、視覺,都是成都發展夜間經濟的切入點。
從美食、酒吧構成的成都夜間經濟1.0模式,到融合了藝術、文創、文博等新興消費業態的2.0模式,成都夜間經濟提檔升級,正進入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科技與時尚交互共生的全新3.0時代,深度結合文創、文博、藝術、商業等新興業態,不斷呈現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品質化的新趨勢。
仲量聯行成都戰略顧問部負責人分析認為,當前成都夜間經濟迭代的本質,是一種以天府文化創新演繹為內核,疊加科技等前沿表達手段,融合多元消費場景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