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關鍵“癥結”幫小作坊“變身”食品企業

  食品小作坊雖小,如何讓其擺脫“臟亂差”印象,走向“小而美”?青白江區市場監管局堅持“清理整治一批、規范發展一批、轉型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聚焦關鍵“癥結”,多措并舉,全力推進轄區內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對食品小作坊聚集密度大、食品違法犯罪易發的城鄉結合部、待拆遷偏僻地段、農貿市場等區域,青白江區市場監管局強化監督檢查的同時,突出問題整改,針對檢查過程中易反彈、整改時限較長等問題隱患,積極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問題隱患整改到位,切實規范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行為。截止目前檢查食品小作坊240戶次。

  聚焦轉型改造促提升,青白江區市場監管局積極鼓勵小作坊改進設備工藝、優化生產加工環境,對企業工藝流程布局、加工環境裝修設計、設施設備安裝調試、原料及成品儲存等方面全程介入服務指導,幫助企業對加工生產薄弱環節進行逐項改造提升。目前,已有1家食品小作坊通過提升轉型為食品生產企業。

  集中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超市、餐廳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自駕游、組團游逐漸回暖,高速客流不斷攀升,食品供需量激增,旅客“舌尖”安全如何保障?8月31日起,金堂縣市場監管局集中開展高速公路服務區超市、餐廳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此次專項檢查中,金堂縣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成德南高速金堂服務區、成南高速淮口服務區2個服務區超市、餐廳等場所進行專項檢查,重點對《食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范圍是否與實際相符、人員健康管理、三防設施設置、食品原料采購及貯存、食品留樣、食品銷售價格公示及標識標簽、餐廚垃圾處置、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公示欄更新、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針對排查中發現的食品留樣標識不完善、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設置不規范、食品原料貯存無通風設施等5個問題,現場反饋至各高速服務區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人,并責令限期整改,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編輯 劉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