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入冷清
1月底,疫情來襲,城市陷入冷清。人聲鼎沸的地鐵,除了廣播,只剩下列車往來帶起的風聲。
1月23日,是2020年春節假期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雖然受春節的影響,但這一天成都地鐵的客運量仍然在100萬乘次以上。隨后跌落,一直低于100萬乘次,直至3月1日。
按照往年情況,春節期間因過年休假,客運量會有下降,但會在假期結束后迅速回升。而今年的“復工首日”(2月3日),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大多數人并未返工或選擇在家遠程辦公,因此成都地鐵線網總計客運量只有43.11萬乘次。
在2月15日,客運量只有21.75萬乘次。
從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公布的大數據來看,2020年2月3日至2020年2月2日期間,成都地鐵日均客運量33.7萬乘次。其中工作日日均客運量36.5萬乘次,雙休日日均客運量24.2萬乘次。總客運量不到正常情況下的10%,而春熙路站、火車南站、成都東客站日均客運量較正常情況降低約90%,成都東客站作為與鐵路的接駁樞紐站,21:30分后日均進站量僅600余人。
在竭力奮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成都地鐵為全力做好運輸組織工作,對各線路大小交路開行比例進行了調整。2月1日起,成都地鐵1、3、4、5號線各站運營服務時間提前至22:00結束,2、7、10號線各站運營服務時間提前至22:30結束。
逐漸回暖
疫情防控仍不放松的情況下,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這座城市又重新邁出熟悉的步伐。
2月23日,成都地鐵客運量為37.02萬,可就在接下來的周一(2月24日),這個數字就突破了80萬。其中早高峰進站客流近13萬人次,較前三周均有所增加,恢復至早高峰正常客流的21%。
同時,成都地鐵進一步調整優化運營服務舉措,于2020年2月26日起,恢復了線網各線路正常運營時間。
3月2日,又是周一。當天早高峰期間,成都地鐵進站客流較上周一增長72%,恢復至早高峰正常客流的36.5%。在3月2日,成都地鐵線網總計客運量131.61萬乘次,3月3日共計139.27萬乘次,破百后并有保持。
3月的第二周,客流就穩定在了日均160萬乘次以上。在3月16日,成都地鐵單日客流重回200萬乘次,達到207.31萬乘次。
3月24日,成都地鐵線網總計客運量247.65萬乘次,恢復到了去年日均客運量的50%左右。而在25日,四川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二降三”。
接下來,繼續回暖。4月7日成都地鐵客運量突破300萬乘次,達到312.62乘次。而上次突破300萬,還是在春節前夕,1月21日,總計客運量365.62萬乘次。
而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中,工作日期間,這個數字持續緩慢爬升。終于,在5月29日,成都地鐵線網總計客運量突破400萬乘次,達到401.96萬乘次。而上次突破400萬,還是在春節前夕,1月20日,總計客運量431.24萬乘次。
保駕護航
四川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后,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成都地鐵就針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制定了系列執行措施,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相關防范工作。
陸續復工復產后,在緊抓防控工作的同時,成都地鐵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全力滿足市民乘客的出行需求。客流量穩步持續提升,也離不開這些舉措的實施。
包括了通過采取實時監測全網各站運行列車滿載率,動態調整行車間隔;
優化備用車方案,即通過增加重點線路備用車數量并優化備用車存放地點,結合各重點車站客流情況,采用備用車加開上線等措施,以達到控制列車載客率的作用;
針對像成都東客站這樣的交通樞紐站點,成都地鐵保持與鐵路等交通部門的信息互通,及時掌握樞紐站客流情況,提升地鐵與其他交通工具的銜接匹配,實時跟進鐵路、機場等樞紐站到發客流情況,壓縮重點時段行車間隔,靈活調整運力安排;
增加紅外測溫設備,車站及列車24小時全通風以及全面徹底消毒殺菌等多項舉措。
這些工作的完成,離不開站內每一位工作人員。火車南站副站區長張司函,每天要跨4、5個站進行防疫工作的檢查與協助,在疫情防范的特殊階段,車站內實施一日一案的制度,會根據客流的實時變化來調整每日的方案。
楊師傅背著20公斤重的消毒液噴霧器,每天對閘機出入口、電梯等設備進行消殺。在上萬平米的火車南站地鐵站內穿梭不停,他一天來回噴灑7次。
此外,成都地鐵還采取均衡列車客流分布舉措。通過廣播、人員引導等形式調控站臺候車秩序,分散乘客上車位置,避免部分車廂乘客聚集。
成都地鐵也發出倡議,讓乘客盡量減少通過自動售票機購買車票,盡量減少單程票使用頻次,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可使用成都地鐵APP二維碼電子單程票,無接觸式掃碼乘車。其可離線掃碼,且支持支付寶、微信先乘后付。
目前,成都地鐵繼續做好客運組織和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列車平穩有序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