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出土墓葬類型主要為崖墓、巖坑墓、磚室墓等,時代自戰國至明代,出土數以萬計的陶、瓷、銅、鐵、玻璃、石質等不同材質遺物,其中以戰國末期“郫”戈、西漢時期帶外文字母的“龍紋鉛餅”、新莽時期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東漢時期畫像石棺、晉代印度—太平洋珠等遺物最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本次考古發掘還發現了罕見且保存完整的漢末三國崖墓。該考古項目領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左志強介紹,由于漢代墓葬厚葬成風,常遭盜墓賊光顧且不易保存,故有“漢墓十室九空”的說法。而該墓葬保存完整,隨葬器物數量多達86件,錢幣多達數百枚,十分罕見且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