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成都素質教育3記重拳 直指名校名師(2)

    http://www.wwwfh2222.com   2009年10月26日08:40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民辦學校也要奧數與升學脫鉤

      “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舉辦任何形式的與入學掛鉤的選拔性考試和測試”和“禁止以任何形式將奧數等學科競賽成績與小升初掛鉤”這兩條禁令被認為是沖著民辦學校和名校而去。何榮昨日也表示,“民校、名校、名師,是執行禁令的關鍵。”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小升初不準動筆,嚴禁將奧數成績與小升初掛鉤,是成都市歷來就有的規定,但范圍只限定在公辦學校。對于民辦學校“小升初”是否能動筆?考試內容是否允許和奧數掛鉤?政策并未明晰。因此,不少民辦學校都在大打“獎學金測試”的擦邊球。除了能在數學試卷中見到“數圖形”“雞兔同籠”等常見奧數題型外,奧賽、華賽一等獎可以多拿獎學金的規定也屢見不鮮。

      即便是公辦學校,盡管沒有打出要考奧數的招牌,但在小升初登記時,提“攜帶獲獎證書”這類要求的也不少。“至于看什么獲獎證書,我們心頭有數。”一位名校校長曾這樣告訴記者。

      此次成都市再次將民辦學校一并納入“禁止范圍”,今后民辦學校又將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招生?“還沒看到教育局的文件。”一名校副校長告訴記者,但他也表示,如果真是這樣,招生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每年想讀我們學校的小學畢業生上萬人,學校只容得下幾百人,誰來決定誰該讀我們學校呢?”

      2

      中考加分

      藝體生三好生 中考不再加分

      一直存有爭議的中考加分項目將大幅度瘦身。市教育局昨日發出的規定中,除保留烈士子女等優撫對象,以及華僑子女、港澳臺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國家政策規定的項目外,其余加分項目將一律取消。

      近幾年,中考加分項目增加,人數隨之增長,從以前的10多個項目每年大概100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個項目5000人左右的加分規模。而其中,科技類、綜合素質評價、體育加分考生占了大半。以三好來說,市上的三好、優干,每年加分不過百人,區一級則可以達到兩、三千人。中考加分項目大幅度瘦身,將確保考試公平,避免弄虛作假。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除身份類 其余加分一律取消

      “對現行中考加分項目及分值進行清理,除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國家政策規定的項目外,其余加分項目一律取消。”市教育局昨日宣布。

      據了解,目前成都市中考加分項目共有身份類加分、科技類加分、綜合素質評價、體育加分等4大類。其中,身份類加分均為國家政策規定的加分項目。根據新規定,身份類加分項目將全部被保留,而其余科技、綜合素質評價、體育等三大類加分將全部取消。

      中學叫好 更傾向“裸分”招生

      “好!好!好!”在電話里聽到中考加分項目瘦身的消息,某中學校長連叫了三個好。

      對加分考生,許多高中多少帶有一些排斥性。“競賽、科創類加分倒還好,有些藝術類加分進來的確實有些惱火。比如,我們的分數線是580分,有的學生考560分,但游泳比賽得了獎,加了20分,就進來了。但他的水平沒達到580分這個層次,進來后學習跟不走。有次,有名學生家長找到我們,非要進實驗班。他的‘裸分’是沒有達到實驗班標準的,但有20分加分,就剛剛夠。家長很氣憤,說教育部門都承認的分,你為啥不承認,鬧了很久。我們也很苦惱,他進了實驗班,跟不走也麻煩!”他說,高中更傾向于用“裸分”來錄取學生。

      一所市級重點中學的校長也拍手叫好:“我們每年只有10多個人有加分資格。而我們旁邊的一所全市知名初中,每年中考加分人數有好幾百人。我們學生的成績本來就比不過人家,算上加分就更比不上了。”

      家長心焦 之前的培訓費打水漂

      對于家長來說,卻是有喜有愁。

      “我們娃娃從小學5年級開始練定向越野,還指望著中考能加分呢!”一位初二學生家長憤懣地說,他們專門給孩子報考了定向越野俱樂部,每年還要出去參加野外實訓,一年下來也是好幾千塊錢。這下全打水漂了。

      這幾年,定向越野隨著中考加分而逐漸在成都各中小學中盛行。此次取消加分,定向越野是否會驟然降溫?就像這位家長所說的,“不加分了,我還學啥子呢?”而其他項目,如藝體、科創,是否都會因此而淡出學生的世界?這對今后成都的藝體、科創人才的培養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嗎?對此,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是件好事。趕鴨子上架的少了,來比賽的是真正對它有興趣的人。”

      將從嚴控制藝體特長生招生

      市教育局還表示,全市將從控制考試次數、改革考試評價方法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深化考試評價改革,教育部門禁止對學校或教師下達升學指標。另外,全市將從嚴控制、規范藝體特長生招生,除了嚴格控制藝體特長生招生規模外,還將規范其招生流程,確保藝體特長生招生公開公平公正。

      按照規定,小學每學期可進行一次期末文化課考試,初中每學期文化課考試不得超過兩次;除高三外,普通高中原則上不得舉行區域性統考或模擬考試。考試內容不超出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考試一律實行無分數評價,采取等級和評語評價辦法;初中學業成績鼓勵采用等級評定方法。

      全市嚴禁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為主要標準對學校和教師進行評價和考核獎懲。嚴禁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和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次、座次。今后,成都市小學考試將一律實行無分數評價,不允許出現100分、98分之類的分數,只能用優、良、及格、不及格等評價,并倡導教師采用評語評價學生。

      3

      違規辦學

      叫停提前招生 升學率宣傳本周取消

      學生做完作業,要求家長簽字;打著“家長委員會”的旗號讓學生補課;學校在小學、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結束前就提前招生搶生源;大肆宣傳炒作本校升學率和高考狀元……這些都將被禁止。

      我們查處了不少補課違規行為,很多學校也在喊冤,說本來不想補,但家長都要求補,學校也沒辦法。確實,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能上個好大學,所以要加班加點地補,這種想法我們能理解,但從提高學校課堂效率,杜絕亂收費行為,減輕學生負擔等角度來說,這種補課行為還是要禁。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家庭作業 不再要求家長簽字

      做完作業, 家長簽字,這已經成了許多學生的習慣。有時忘記簽字,第二天到學校還會被老師“理抹”。

      “不曉得這條規矩是什么時候有的。”青羊區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告訴記者,她還是個孩子時就有這么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時覺得簽字挺輕松的,自己當了家長才發現,簽字其實也挺累——我還要仔細檢查他的作業,確認無誤才會簽名。要是做錯了題或寫錯了字,我就要叫他把這道題或者字抄十遍!”

      “這個規定主要是針對小學生。”一位老師說,小學階段有大量的聽寫和默寫的內容。為了保證作業的真實性,這才要求家長簽字。

      從今日起,這個家長和學生都必做的“功課”將會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根據市教育局的規定,學生家庭作業將不要求家長簽字。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是要讓學校承擔起教育的主體責任,不允許學校將教育學生的責任轉嫁給家長。

      “簽不簽字倒無所謂,但我肯定每天都要給他檢查作業,萬一我不簽字,他就不認真怎么辦?”有家長這樣說。老師的擔心則是,如果家長不簽字,學生的聽寫和默寫會不會都變成“抄寫”?

      嚴禁補課 家長要求的也不行

      市教育局還規定,今后,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月第一周星期一為“無書面家庭作業日”。各學校還要嚴格控制課外作業量,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余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時間每天不超過半小時,初中不超過1小時,高中不超過2小時。

      全市小學階段學校冬季(9月~次年2月)實行“朝九晚五”、夏季(3月~7月)實行“朝八晚四”;初中、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超過7小時、8小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于10小時、9小時、8小時,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1小時。

      除高三外,嚴禁中小學校以任何名目(包括家長委員會等)占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我們查處了不少補課違規行為,很多學校也在喊冤,說本來不想補,但家長都要求補,學校也沒辦法。確實,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能上個好大學,所以要加班加點地補,這種想法我們能理解,但從提高學校課堂效率,杜絕亂收費行為,減輕學生負擔等角度來說,這種補課行為還是要禁。”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提前招生 連民辦學校也不準

      市教育局要求,嚴禁全市學校(含民辦學校)在小學、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結束前進行招生。嚴禁將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三學生提前送到高一級學校就讀。“當前是有這樣的情況。”成都一所民辦學校的副校長告訴記者,為避開每年5、6月民辦學校集中招生大戰,有的學校在6年級剛開始的時候就悄悄到小學,通過老師物色一批優秀的小學畢業生,提前組織選拔考試。

      市教育局還嚴禁招生學校以任何形式向社會宣傳本校高(中)考排列名次或任何競賽成績,嚴禁利用新聞媒體、懸掛橫幅、校園網站等各種形式宣傳炒作高(中)考升學率和高(中)考狀元。以此制止惡性的招生競爭。市教育局副局長婁進表示,本周內,各學校必須嚴查自己的招生宣傳,特別是校園網上進行的升學率宣傳必須全部取消。本報記者 王冕 汪玲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已有 _COUNT_位網友發表評論  
    登錄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