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大竹縣為糧食安全裝上“智慧引擎”

    2025年05月23日 15:48 新浪四川城事 

      今年以來,大竹縣聚焦糧食倉儲現代化,通過信息化建設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為糧庫糧食打造數字“健康檔案”,對2個國有糧食企業下轄的9個庫點實施信息化提檔升級。截至目前,2個庫點完成低溫倉改造,讓6萬余噸糧食納入科技管護體系。

    糧倉加裝“倉頂陽光”光伏發電系統。糧倉加裝“倉頂陽光”光伏發電系統。

      在科技賦能的實踐中,AI糧食管家成為糧食安全的“智能衛士”。大竹縣糧儲中心整合300余萬元高質量發展資金,配置出入庫監控、數據采集等智能化設備,引入云東熒光定量技術,將糧食真菌毒素與重金屬檢測時長從240分鐘壓縮至12分鐘。檢測數據同步接入信息化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病害糧食,為每一批次糧食生成動態“健康檔案”,實現從“抽樣檢測”到“精準診療”的技術突破。

      智慧化管理平臺構建起全流程監管網絡。從運糧車輛抵達時的自動識別錄入,到地磅稱重、質量檢測的全程高清監控,糧食入庫各環節數據實時上傳至平臺。系統自動生成糧情糧溫數據及預警信息,縣糧儲中心據此分析庫點管理狀態并督促整改。同時,縣紀委、財政等部門通過平臺實現跨部門協同監管,形成“一張網”管控格局。

      在綠色儲糧領域,2019年大竹縣就啟動“低溫糧倉”改造工程,7.8萬噸糧倉實現低溫存儲;1.6萬噸糧倉加裝“倉頂陽光”光伏發電系統,年均發電量達15萬度,使糧倉成為兼具保溫與節能功能的“綠色儲倉”。

      科技賦能帶來顯著效益。據統計,大竹縣低溫倉糧食損耗率從技術改造前的年均2%降至改造后的0.5%,每噸儲糧成本從技術改造前的50元降至改造后的46元,僅能耗就節約2%。

      從AI檢測的精準高效,到智慧平臺的全周期管控,再到低溫糧倉的綠色節能,大竹縣通過科技與管理的雙重創新,為糧食安全裝上“智慧引擎”。(來源:大竹融媒)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