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聚焦招大引強 聚力智能制造 達州市通川區持續掀起招商引資新攻勢

    2023年10月12日 16:06 新浪四川城事 

      投資1.2億元、專注虎杖、穿心蓮、大豆、槐米等多種植物提取的康強生物科技項目,一、二號樓主體已建成,預計將于年底投產;以紅薯為原料提取淀粉,深度開發膳食纖維、紅薯蛋白等產品的通達精制淀粉項目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有望在明年初投入生產……

      金秋時節,穿行于通川大小產業園區、企業,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開花喜訊頻傳。今年以來,通川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以“通九州、納百川”的氣魄和誠意推進招商引資、持續優化環境,成功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主動出擊擴大招引“朋友圈”

      經濟發展質量是高是低,動能轉換是快是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招商引資快不快、好不好。今年工作開局伊始,通川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赴外招商,圍繞全區智能制造、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鏈,緊盯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重點區域,通過“走出去”進行項目深度協商,以叩門精準招商不斷擴大“朋友圈”,全力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實現洽談、簽約、落地。

      “選擇通川,就是投資未來。”日前,達州市招商引資推介會暨合作項目協議簽署儀式通川區專場在廣東省東莞市成功舉行,12個投資合作項目順利敲定,投資總額達139億元,其中,涉及農產品加工、醫藥健康等共7家,為通川區食品醫藥領域再添新動能。

      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專注長壽科技領域生物研發的廣西愛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將布局四川的第一顆棋子放在了通川區。公司董事長陳曉東坦言,選擇通川,正是看中了這里獨一無二的發展前景,“我們將全力以赴,把生物健康產業做成通川的一張‘名片’,實現企地雙贏。”

      “各地都在爭搶招商引資賽道,紛紛出臺突破性的招商政策、實施超常規的招商舉措,我們更不能松懈。”通川區投促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之網全面撒開的同時,他們也在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成效,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堅持招商引資“五抓”工作法,通過領導干部帶頭,組建專業團隊,每月研究“打法”、每季度外出實踐,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強鏈補鏈繪制精準“路線圖”

      科學布局產業,是高質量招商引資的基礎和前提。當下,通川區突出產業轉型、創新引領,以食品醫藥、智能制造為對接重點,開展精準式招商,變“大水漫灌”式招商為“精準滴灌”式招商,不斷豐富產業鏈配套企業,真正實現以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幾年來,通川區瞄準“智能制造”這一主導產業,用好用活北京飛地孵化中心、川大農研院等平臺智庫,緊盯智能制造“三類500強”、行業領軍企業,全力以赴招大引強、招新引優,一個個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綠色低碳的優質項目向智能制造產業園匯聚。今年上半年,成功簽約中科職校、鑫食代預制菜、陶瓷纖維新材料等項目21個,投資總額百億元。

      “我們采用先進的全進全出綜合加工技術,以紅薯為原料提取淀粉,提取淀粉后的副產物薯渣用于進一步提取膳食纖維和加工成薯渣發酵飼料;提取淀粉后產生的淀粉廢水含有大量的蛋白,用于進一步提取紅薯蛋白產品,然后通過蒸發濃縮將提取蛋白后的廢水制備成液態肥……”這幾天,通達精制淀粉項目負責人向歡廢寢忘食地撲在項目工地上。目前廠房建設已完成,正安裝調試生產設備,預計明年初投產。

      新項目密集落地通川區,為智能制造產業園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不斷推動通川區智能制造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為進軍百億園區夯實堅實基礎。

      “我們將采取精準招商、全員招商、市場化招商模式,立足智能制造產業園現有產業,精心謀劃招商‘路線’,做好‘延鏈、補鏈’文章,招引更多專精特新、綠色優質項目,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通川區投促中心副主任張雪蓮表示。

      市第五次黨代會賦予了通川區打造“食品醫藥、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先行地”的戰略定位。日前,通川區委六屆五次全會,再次擘畫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藍圖。智能制造產業園作為通川區“一區四園”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來,通川區深入貫徹國家“雙碳”戰略,以久久為功的定力,加快培育智能制造這一優勢產業,不斷激發智能制造產業創新創造動力,強化核心技術攻關,促進要素集中集約配套、企業集聚集群發展,切實構建以智能制造為龍頭,綠色建材、新材料等為輔的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新格局。目前,園區已入駐項目53個,通川制造正在向通川“智”造加速演變。

      以科技招商、產業招商為引領,通川區通過高質量項目的落地,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服務打造項目“強磁場”

      競爭項目拼的不僅是資源、政策,更是優質的服務和環境。“強力突破招商引資,必須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更大功夫,通過加強誠信政府建設,提升‘店小二’服務能力,增強發展環境吸引力。”通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不僅僅在于“前半篇文章”,更在于如何讓項目落地生效的“后半篇文章”。

      6月15日,通川區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為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通川區強化政策供給,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3條、惠企紓困10條等“硬核”措施,積極破解民營企業發展難題。“一個地區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服務、靠環境。這個23條我們已經印發實施,確保各級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在通川區有抓手、有呼應、有落實。”通川區一負責人表示。

      此前,通川區還先后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達州市通川區進一步幫助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的十條措施的實施方案》《達州市通川區政府質量獎評審管理辦法》《關于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等30余份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強化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及法治保障,強化融資支持保障、人才戰略支撐、壯大產業集群等多板塊,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從今年6月起,通川區已經在各園區落實各項扶持措施,通過給予企業租金補助和經濟發展獎勵、給予園區運營方運營補助等多種方式,推動各園區順利落地投產和轉型升級。“園區成功落地得益于通川區前瞻性的布局和政府開放務實的工作態度。過去兩年,我們深深感受到通川區各級領導對營商環境的重視,大會中提出的‘要讓通川成為政務服務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最高的區縣之一’讓我們備受鼓舞,相信在這樣良好的營商環境下,園區企業將會為通川區經濟快速增長作出更多貢獻。”惠企政策的落地讓中科哈創(達州)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永濤非常振奮。

      時不我待,征途如虹。通川區招商引資“秋季攻勢”的號角已經吹響,通川區將以更足的勁頭、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讓投資者感受這里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誠意,把更多客商引進來、留下來、發展起來,全力以赴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招商引資提質增效,不斷將項目潛能轉化為發展動能,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勇毅前行。(供稿:通川區委宣傳部 楊潔 譚楚甲 鄭濤 李平)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