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城市需要游客來為其注入新的亮點,甚至對那些了解它的人來說,也需要新的視角來尋找古老的“寶藏”。在這個利物浦雙年展上,其負責人薩莉·泰朗特(Sally Tallant)與來自安大略省美術館的凱蒂·斯科特(Kitty Scott)一起擔任聯合策展人。在后者的努力下,圣喬治大廳那少見到明頓瓷磚地板將與下月向游客開放。此外,每周三,約翰·詹姆斯·奧杜邦的“美國鳥類(Birds of America)”的復制本也將在利物浦中央圖書館面向觀眾展示進行翻頁。斯科特還在維多利亞美術館展出了數十個由柏林的R Brendel&Co制作的奇幻的、逼真的植物模型。(利物浦國家美術館擁有超過200多件柏林R Brendel&Co制作的模型。)正因為如此,維多利亞畫廊也成為我參觀的焦點。與此同時,阿爾弗雷德·沃特豪斯的建筑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建筑內均鋪有瓷磚樓梯和高維多利亞式壁爐。

現在,你也可以找到一部由藝術家阿斯蘭·蓋蘇莫夫(Aslan Gaisumov)拍攝的影像作品《People of No Consequence (2016)》,他的鏡頭聚焦了1944年被蘇聯驅逐出境的幸存者從車臣共和國和印古什國家到中亞的過程。男士所戴的阿斯特拉罕帽子是一個值得一看的景象。此外,陶斯·馬哈切娃(Taus Makhacheva)的《Tightrope (2015)》也是一部值得觀看的作品。這是一部關于蘇聯達吉斯坦的文化真實性的影像,而影片也顯示了達吉斯坦的許多男人顯然是走鋼絲的能手。

更有趣的是,在一個小型的有薰衣草墻的房間里,你可以看到《Age Piece(年齡段)》,這是由出生于比利時的藝術家Francis Al?s繪制的18張繪畫作品。第一張作品繪于上世紀80年代,那時他22歲,而最后一張則是近期完成。在觀看雙年展的整個上午,我都渴望看到繪畫作品,而在這里終于迎來了,值得期待。Al?s的油畫作品只有明信片般大小,并且全都是在戶外完成的。當你以為那是用如威廉·透納的筆法描繪朦朧的暑假時,你應該屏住呼吸,這樣你會意識到,事實上你是在對穿越伊拉克沙漠的難民微笑,你所誤認為的普羅旺斯某地火車站實際上是在喀布爾。他的作品非常漂亮,并且主題相當正確,足以令你哭泣。
利物浦雙年展將由2018年7月14日展至10月28日。(本文作者系衛報評論員,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