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東坡在晚年創作的《自題金山畫像》一詩中如是寫到。900多年之后,2018年7月,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指導,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四川人藝”)和眉山市委宣傳部、眉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出品的話劇《蘇東坡》,再次踏上其主人公走過的道路,先后前往三地巡演,獲得熱烈反響。

從今年2月在成都首演,直至7月22日結束在海南的演出,話劇《蘇東坡》已在四川、北京、重慶、湖北、廣東、海南等地上演23場。作為“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啟動以來的首部話劇,《蘇東坡》再現了一代文豪的詩意人生,展示了四川歷史名人的人格魅力,凸顯出四川人藝不俗的創作水準,獲得專家學者廣泛好評。□任藝(圖片由四川人藝提供)

三年打造,六易其稿
《蘇東坡》彰顯四川歷史名人氣象
話劇《蘇東坡》歷經三年精心打造,劇本六易其稿,今年2月在成都首演,3月應邀在國家大劇院展演,得到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領導,以及戲劇界、史學界、文學界專家學者肯定,并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舞臺藝術創作項目扶持。
話劇《蘇東坡》的創排和巡演,是我省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鮮活案例,在四川文藝創作領域也是“開風氣之先”。去年3月,“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正式啟動實施,蘇軾是首批十位入選歷史名人之一,話劇《蘇東坡》是其工程的首部原創話劇,成為我省傳承東坡文化、傳播四川文化的重大舉措。
蘇東坡輝煌人生的藝術再現,依托于強大的主創陣容:著名編劇姚遠擔任編劇,中國戲劇界五大女導演之一查麗芳擔綱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原院長韓生負責舞美設計。該劇自“烏臺詩案”講起,融合了湖州陷獄、汴京受審、黃州躬耕、惠州修橋、儋州育人等情節,通過對蘇東坡宦途、詩路、情感等方面的立體呈現,展示了一個富于創造、樂觀豁達、才華橫溢、守正不阿、為民造福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美食家形象。
如何讓蘇東坡在舞臺上“活”起來?深入挖掘其思想文化資源及其當代價值,用歷史的、發展的、辯證的思維和眼光開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話劇《蘇東坡》主創表示,該劇的關鍵并不是在舞臺上展現蘇東坡的詩文,而是將貫穿詩人一生的氣象和詩意呈現于舞臺。創排期間,主創團隊走進東坡故里眉山采風;而在湖北黃岡、廣東惠州、海南儋州等地巡演過程中,劇組又先后集中探訪東坡赤壁、惠州西湖、東坡書院等相關遺址遺跡,將東坡精神遺風貫注于演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