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錦江區(qū)
錦江區(qū)命名源于“濯錦之江”(錦江)的歷史淵源,是成都市區(qū)劃調整后新設置的五個中心城區(qū)之一。錦江區(qū)屬地為古的春熙路、源自宋代的染坊街小商品集散地、始建于民國的全國四大勸業(yè)場之一商業(yè)場。自唐代始古華陽縣便以“百業(yè)云集,市廛興盛”而飲譽川西,是近代中國西部“洋務”和“興商”的發(fā)祥地...【詳細】
成都市武侯區(qū)
武侯區(qū)是國務院定位的高科技文化區(qū),也是成都對外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駐有美國、德國、韓國等領事館,國際化城市會客廳——成都城市音樂廳位于轄區(qū)的錦江南岸。穿越轄區(qū)的人民南路是連接成都核心天府廣場與天府新區(qū)中心成都科學城的城市中軸線,是成都城市形象主要展示區(qū)...【詳細】
成都市成華區(qū)
成華區(qū)域最早為古蜀國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置成都縣起,至1990年已有2 ?300多年的歷史,其隸屬關系及行政區(qū)劃變動頻繁。1990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報國務院批準,同意將成都市的東城區(qū)、西城區(qū)、金牛區(qū)調整為錦江區(qū)、青羊區(qū)、金牛區(qū)、武侯區(qū)和成華區(qū),因其區(qū)域在歷史上分屬原成都縣和華陽縣而得名“成華”...【詳細】
成都市溫江區(qū)
溫江是省內外知名的生態(tài)涵養(yǎng)花園城市,域內有167平方公里生態(tài)大公園和20萬畝花木,享有“錦城西貴”口碑。先后榮獲“聯合國杰出綠色生態(tài)城市”“國際生態(tài)宜居典范城市”“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佳人居環(huán)境示范獎” “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等殊榮...【詳細】
郫都區(qū)
郫都地處都江堰精華灌區(qū)核心區(qū),上風上水、八河并流、氣候宜人,造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自然稟賦。區(qū)域內河渠總長4500公里,為成都最大飲用水源地,承擔主城區(qū)83%生活用水,水質保持100%達標,沱江河綜合整治榮獲2015年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詳細】
邛崍市
邛崍古稱臨邛,筑城置縣已有2300多年歷史,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南方絲綢之路西出成都第一站和茶馬古道第一鎮(zhèn),素有“臨邛自古稱繁庶,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美譽。邛崍是西漢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鄉(xiāng),“文君當壚、相如滌器”演繹了“鳳求凰”的千古絕唱,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愛情傳奇”...【詳細】
崇州市
崇州,古稱蜀州,可考建制史達4300余年,地處成都平原西部,天府之國的腹心,素有“蜀中之蜀”、“蜀門重鎮(zhèn)”美譽。幅員面積1090平方公里,呈“四山一水五分田”格局,常住人口75萬,是距成都天府廣場最近的郊區(qū)新城...【詳細】
大邑縣
大邑縣于公元671年的唐代建立縣制,距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山川秀美,文物璀璨,素有“蜀之望縣”的美譽。全縣幅員面積1327平方公里,人口51.6萬。大邑自古以來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是成都市唯一一條從平原到山地的走廊...【詳細】
自貢大安區(qū)
?江姐故里、恐龍之鄉(xiāng)——大安區(qū),位于自貢市東北部,幅員面積398平方公里,是自貢加快建設全國老工業(yè)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qū)的組成部分,是自貢加快建設西部內陸融入“一帶一路”先行區(qū)的重要支撐,是自貢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板塊...【詳細】
攀枝花米易縣
米易縣境內重巒疊嶂,溝壑縱橫,山谷相間,盆地交錯,地勢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境內最低海拔點在得石鎮(zhèn)的安寧河口,為980米;最高海拔點在白坡彝族鄉(xiāng)的白坡山頂峰,為3447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對高差2467米。東部安寧河谷地帶地勢相對平坦開闊,土地肥沃,人口集中,是全縣糧、經作物,特別是早市蔬菜主產區(qū),也是工業(yè)經濟富集地...【詳細】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