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救援 沖鋒在前 寶興民兵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自8月10日晚以來,寶興縣遭遇多輪強降雨襲擊,形成山洪泥石流災害,全縣各鄉(鎮)均不同程度受災。災情發生后,縣人武部積極組織干部職工和民兵奮戰抗洪救災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民兵的初心和使命。

8月10日19時起,寶興縣范圍內普降大到暴雨,造成穆坪鎮、靈關鎮、大溪鄉多處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其中,穆坪鎮雪山村小漁組受災尤為嚴重。災情就是命令,搶險就是責任,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的緊要關頭,縣人武部第一時間組織民兵應急連趕赴現場搶險救援。

8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寶興縣再次遭受強降雨襲擊,蜂桶寨鄉鹽井村4組爆發泥石流,雨水裹挾著大量泥沙石頭沖入河中,堵塞河道,導致河水猛漲,情況十分危急。
“我們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攔沙壩筑好,保障周邊群眾生命安全”民兵楊華林說,接到命令后,縣人武部立即組織包括楊華林在內的30名民兵趕赴現場搶險,當晚,蜂桶寨鄉受損河堤修復完成。
受暴雨影響,隴東鎮趕洋溝村路基8處被沖毀,道路中斷,災情嚴重。“天災無情人有情”,面對災情隴東鎮不等不靠、積極作為,組織基干民兵150余人次,積極投身當地搶險救災工作。
“趕洋溝損毀的路段達到了2公里左右,為了保障溝里面的群眾生活不受影響,我們第一時間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并組織撤離了160多人。”隴東鎮武裝部長姜波告訴我們,他們累計組織了150余名民兵進行應急搶險。由于道路受損嚴重,大伙兒都是徒步進溝,這往返二十公里的路程,需要他們花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才能將物資背送到群眾手中。
哪里有險情,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民兵們的身影。這幾日,在磽磧鄉夾拉村,你總能看見民兵們忙碌的身影。

據悉,8月16日,夾拉村突遭泥石流,大量泥沙涌進村民家中。得知情況后,縣人武部庚即組織穆坪鎮、五龍鄉等地民兵75人,趕赴夾拉村幫助村民開展清淤工作。
“作為一名退伍老兵,在群眾需要時候,就要挺身而出,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抗洪搶險救災的任務當中。”民兵李貴松說,11號開始,他便加入了民兵搶險救災隊伍,希望能為受災群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他們早日恢復生產生活。

“我們走到哪,旗幟插到哪!民兵也是兵,拼的就是精氣神!”穆坪鎮武裝部長李靖說,參與地方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本就是民兵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哪里有需要、哪里有災情,民兵就沖向哪里。此次強降雨天氣持續時間長,全縣受災范圍廣,在災難面前,縣民兵應急連的民兵們堅決服從命令,統一服從指揮,第一時間奔赴最需要他們的搶險救災現場,舍小家,顧大家,持續奮戰在群眾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散為民。聚為兵,民兵這支隊伍大有作為、大有可為!”縣委常委、縣人武部部長余頌德表示,災情發生后,縣人武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民兵奔赴搶險救災一線,擔負搜救人員、搶通便道、轉移安置群眾等任務。展現了寶興民兵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的頑強作風。
據了解,截止8月27日18時,寶興縣共出動民兵852人次,協助受災鄉(鎮)轉移安置群眾120戶759人,轉運物資23噸,清理淤泥4290余方,搶通臨時便道52處,裝填沙袋5600袋,恢復飲水管道5000余米。(寶興縣委宣傳部供稿)
猜你喜歡
- 雨城區召開城市超標洪水防御調度會 啟動Ⅱ級防汛應急響應
- 評論() | 分享08月31號 15:02
- 漢源縣永樂鄉:聞“汛”而動 筑牢防汛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 評論() | 分享08月31號 15:01
- 漢源縣“三步走”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 評論() | 分享08月31號 15:00
- 雨城:掀起地質災害防治熱潮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5:19
- 雨城區多營鎮:“軟磨硬泡”勸導撤離 只為群眾生命安全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5:18
- 雨城區著眼防汛戰時需要“四大行動”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5:17
- 拼搏奮戰四個月 確保“工業挑大梁”目標如期完成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4:04
- 金雞關已挖“到底” 基本完成全部挖方量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4:02
- 石棉王崗坪鄉“五自”過渡 提升避險成效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4:01
- 2020年“滑啟杯”四川省青少年輪滑冰球錦標賽在雅安圓滿完賽
- 評論() | 分享08月26號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