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雅安>正文

    貢嘎南麓日日新 紅色安順民富美

    2020年07月14日 14:17 北緯網 

      7月,大渡河畔薄霧如紗,綠蔭在和風吹拂下搖曳,襯托著前來頌黨恩、潤初心的黨員們。站在石棉縣安順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前,一批批高舉拳頭的學員們高喊出一句句莊嚴的誓詞,回聲經久不息。

      石棉縣安順場鎮安順村,依靠獨特的紅色旅游文化資源,吸引著前來參與黨性教育、初心主題黨日活動、廉政教育活動、紅色教育活動的團體和游客,在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帶火了鄉村旅游。

      從紅軍戰斗之地,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再到當地村民幸福安居之地,安順村結合自身優勢走出了屬于自己的“安順模式”。近日,安順村成功入選2020年四川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勇士精神,從不停止前進的步伐,安順村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不忘構建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通過探索“145”模式,破解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

     傳承與發展

    紅色旅游“火了”陣地

      沿著馬鞍山紅軍小道走,感悟長征艱難歲月。7月1日,建黨99周年之際,石棉縣內外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不少黨員在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聆聽微黨課,重溫革命故事,傳承紅軍長征精神。

      每逢節假日,安順場景區總會有絡繹不絕的游客。

      紅軍在安順場停留的時間雖不長,卻留下了不少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在諸多遺跡中,紅軍精神、勇士精神一直在這里傳承。

      經過多年發展,安順村已將歷史、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該村于2019年1月成功建設的安順場全國“初心”體驗教育基地,依托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圍繞“旅游+紅色文化”,創新推出以“走紅軍路、穿紅軍衣、吃紅軍飯、唱紅軍歌”為主題的“兩天一夜”紅色安順游,是集生態觀光、陽光休閑、民俗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截至6月,安順場全國“初心”體驗教育基地已接待全國各地游客37萬余人次。

      “紅星照耀過的安順場如今作為紅色教育基地,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安順村抓住這一機遇,大力發展民宿和鄉村旅游。”安順場鎮黨委書記張燕洪介紹,如今,安順古街已成為新開發的商業街,整條街上仿古風格民居錯落有致,村民們搖身一變成為客棧、農家樂老板,創新推出“紅軍餐”特色文化旅游餐飲品牌,吸引廣大游客。

      自2008年安順村的集鎮發展起來后,當地群眾在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勵下,決定利用當地資源發展民宿。而后,通過堅持龍頭帶動,提升民宿服務標準,安順村引進能投集團藝家酒店、縣文旅公司夢鄉客棧4.0版民宿,并認真落實《石棉縣民宿接待點扶持獎勵辦法》,帶動村民客棧實施1.0、2.0版改造升級,建成民宿83戶,其中星級民宿達53戶。

      民宿業的欣欣向榮,也帶動了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前不久,剛投入使用的漿洗用房,不僅解決了安順村乃至全鎮的民宿床上用品清洗,還預計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6萬元。

      “發展旅游業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行業發展,百姓收入較以前有了大幅提高,紅色安順有了新面貌!”土生土長的紅安客棧老板張杰就是受益人之一,在他看來當地村民守著家門也能掙錢。

      依托精心打造的1000畝黃果柑種植基地,每年三四月前來安順村體驗采摘樂趣的游客很多。

      景區內,充滿漢、彝、藏民族風情的各種建筑、服飾、歌舞、美食、民間工藝品深受游客青睞;集鎮上,特色的彝家燒烤、核桃、黃果柑、老臘肉等特產被游客帶回家……

      “安順村的發展只是安順場鎮齊心協力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們鎮圍繞打造‘貢嘎南麓 紅色安順’主題,突出規劃引領,狠抓四項提升,奮力打造四川文旅特色小鎮,為推進石棉縣創建四川省天府旅游名縣貢獻安順場力量。”張燕洪說。

     創新與謀劃

    基層治理“靚了”鄉村

      業有依、人心齊,安順村的富民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鄉村治理也在同步推進。

      沿著大渡河畔行駛,在橘園路附近駛入安順場景區,經過打造之后的景區入口別有一番風味,一大片格桑花在陽光下分外惹眼,這里無疑又成了一處新的打卡地點。

      “之前老百姓將景區入口處的土地開墾后種上了黃果柑,不太美觀。”安順村黨支部書記劉偉說,在推進集鎮綜合治理后,安順村針對集鎮公共綠化帶私自占用現象,采取“先主街面,后臨街面,以點帶面”的方法,對集鎮范圍內私自占用公共綠化帶進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清理花盆180余個,恢復綠化帶13處,先后組織5次對公共綠化帶占用情況進行集中清理,累計出動鎮村組干部300余人次,清理違規占用公共綠地約2200平方米,雜物、垃圾等10余噸。

      下功夫扮靚鄉村,此次綜合治理還涉及整治雨棚搭建亂象,規范集鎮停車秩序和引導商販規范經營。安順村采取大兵團作戰,拉網式整治的辦法,對集鎮12戶違建雨棚進行統一拆除;出動鎮村組干部150余人次入戶宣傳,推送微信50余條,發放宣傳資料1200余份,設置禁停禁行標識6處,擺放立式宣傳展架4面,融媒體專題推送1次,停車秩序管理效果初顯;清理集鎮違規廣告店招18塊,制定了《安順場景區集鎮占道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和《安順旅游集鎮屋頂露臺改造和搭建規范》,規劃了300余平方米農特產品售賣集市,設立了農特產品臨時售賣區,引導規范占道經營,促進商販、農戶增收創益。

      安順村從治理“頑疾”入手扮靚鄉村的同時,為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新格局,安順村聚焦革命老區,4A級旅游景區、移民安置區、民族雜居區、地震重災區實際,積極探索“145”基層治理模式,充分發揮“一個堡壘”筑靈魂、“四治并舉”(突出村民自治、法治實踐、德治教化、智治提升)夯基礎、“五支先鋒”(組建紅色宣講隊伍、黃果柑技術服務隊和安順旅游協會、集鎮保潔隊伍、安順場景區志愿服務隊、鄉賢工作隊)為人民作用。

      在黨建的引領下探索切合實際的基層治理模式,落實到群眾身邊,是一件件具體事情的解決。如今,生活在安順場的人們傳承著紅色文化,用勤勞的雙手種植并收獲黃果柑,也用熱情與豪邁迎接著五湖四海的賓客。

      干群關系和諧穩定、鄉村環境整潔有序……一幅人和村莊美、路通產業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安順村徐徐展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