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幫扶助力脫貧攻堅 自立自強創造美好生活
17日,天還沒亮,寶興縣靈關鎮大溝村村民楊廷文就早早地起床了。
吃過早飯,把家中豬圈里的4頭豬喂了后,他背上農家肥,來到自家種植了許多黃柏的耕地里,開始播種玉米。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67歲的楊廷文身體還算硬朗,一直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天他都忙于各種農活。
“現在,我每月領著五保戶的補貼,自己也參加勞動,搞一些種植養殖,吃穿不愁,還住上了廉租房,存款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有奔頭。”說到現在的生活,楊廷文燦爛地笑著。
楊廷文今天的生活,離不開脫貧攻堅工作以來,駐村工作隊、鎮、村干部和對口幫扶單位對他的幫扶,也得益于自身的自強自立和勤勞實干。

踏實肯干 撐起一個家
十幾年前,母親去世后,楊廷文就一個人生活。他沒有結過婚,也無子女,一個人無依無靠。
年輕時,他在外務工,也有一些收入。60歲以后,外面很難找到工作,于是,他回到村里,開始靠種玉米、養豬維持生計。勞動力的缺乏,收入經常入不敷出,楊廷文的生活舉步維艱,“那幾年,很惱火,有時候吃飯都是一個大問題。”
楊廷文的生活狀況引起了鄉鎮、村、組和駐村工作組的關注。脫貧攻堅工作開始以后,他經過公示,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種扶貧幫扶政策一個個落實到位,楊廷文的生活也慢慢開始發生變化。2016年,市委政法委以“以獎代補”的方式,出資給楊廷文購買了2頭仔豬。楊廷文自己也多方籌措資金,又買了2頭。從那一年開始,他每年喂4頭豬,自己留1頭,賣3頭,收入漸漸增加,日子也一年年好起來。
脫貧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2016年春天,楊廷文播種的玉米種子由于后期管理、施肥環節沒有跟上,導致玉米出芽率低,后期長勢也很差。
“沒有玉米,就不能喂豬,這一年的收入又要降低不少。”楊廷文憂心忡忡。他的情況,市委政法委派駐大溝村第一書記看在眼里,會同駐村農技員王關兵一起到楊廷文的地里指導進行補栽補種,村上也幫助解決了部分種子損失的錢,這讓楊廷文放寬了心。
送冬衣、幫助解決廉租房、購買電視、電飯煲、申請養殖業補助……政策上的幫扶一件件落實,生活上的幫助也一項項到位。
“多虧了駐村幫扶人員的幫助。”對于幫扶單位的辛苦付出,楊廷文很感激。
“楊廷文自立意識很強,人也很勤勞。”自2018年開始,市委政法委派駐靈關鎮大溝村第一書記李德政介紹,“每次入戶走訪,都看到他不是在喂豬就是在地里干活,忙個不停。這幾年,他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了自己的小家。”
不怕吃苦 扶貧有力
如今,賣豬、賣雞、賣雞蛋和種植中藥材已經成為楊廷文主要的經濟來源。
2018年,楊廷文種植了3000多株黃柏,樹下種植玉米、紅薯等其他農作物。
“種玉米主要是為了喂豬,喂豬還是比較有搞頭的。”楊廷文說。由于去年發生豬瘟,大家都比較擔憂豬的健康和銷售。駐村工作隊幫助楊廷文和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了“生豬險”,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去年賣了4頭豬,每頭豬100多公斤,加上年底豬價也不錯,小賺了一筆。”說起去年養豬的收入,楊廷文樂呵呵的。
今年,楊廷文花了上萬元從豬販子手中買了5頭小豬仔,其中有一頭是能繁母豬。“等到母豬長大了,就生小豬,今年小豬的價格也不錯,到時候收入還會更多一些。”
目前,楊廷文正打算再修一個豬圈,“母豬長大了,就會出小豬仔,那時需要更大的豬圈。”楊廷文說,“現在不管遇到什么問題,幫扶隊員都會耐心幫我解決,同時還要及時給我落實脫貧政策,生活還是有奔頭的!”對于未來的生活,楊廷文充滿了信心。
猜你喜歡
- 天全入圍“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推薦候選
- 評論() | 分享04月28號 13:50
- 雅安“五一”假期精品線路等你游
- 評論() | 分享04月28號 12:15
- 提振旅游市場 推進產業轉型發展
- 評論() | 分享04月28號 12:14
- 重慶雅安“牽手”共謀大數據、汽車產業發展
- 評論() | 分享04月28號 12:14
- 筑起我國糧食安全堅實防線 四川農業大學科學家成功培育出抗“小麥
- 評論() | 分享04月27號 18:54
- 雅安雨城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暨天府旅游名縣工作推進會召開
- 評論() | 分享04月27號 11:50
- 讓生態雅安成為鳥類棲居的幸福家園
- 評論() | 分享04月27號 11:13
- 以知識產權為媒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分享04月27號 11:12
- 雅安市舉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周暨勞動關系“春風行
- 評論() | 分享04月27號 11:10
- 陳代文:科學養豬 他創造了百億級的經濟效益
- 評論() | 分享04月26號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