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養循環 名山生豬養殖業逆勢而上
“我們開辟了綠色通道,解決生豬、飼料運輸不暢的問題。”2月11日,據雅安市名山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能遠了解,近期豬肉價格出現小幅度回升、市場需求量也進一步增加,由名山運往成都等地的商品豬數量,從年前的日均700-800頭增長到1000-1200頭。
名山區是雅安最大的生豬養殖地,去年實現年產值28億元。“在全區7.5萬多戶農戶中,就有1.7萬戶養豬,這里的茶農養豬積極性很高,豬糞還是茶園非常好的有機肥。”羅能遠說,推廣種養循環,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市場行情好 養殖戶積極性高
名山區茅河鄉萬山村6社的興牧生態養殖場,有養豬場圈舍7000平方米,有能繁母豬將近300頭。
“近日將逐漸恢復滿負荷運轉,預計今年能供應商品豬7000頭。”興牧生態養殖場場長林勇說,目前存欄的2000多頭商品豬,將基本用于供應成都市民的“菜籃子”,出欄價40-42元/公斤。
市場行情好,讓名山區養殖戶積極性普遍高漲。
據名山區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名山區生豬出欄73.6萬頭,促進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072元。目前存欄31.89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1萬頭。
名山區生豬養殖產能還沒得到完全釋放。羅能遠說,名山區生豬養殖規模達到60萬平方米養豬場圈舍,還存在部分空欄情況。“我們也在積極與銀行、農戶對接,鼓勵農戶通過銀行貸款,增加能繁母豬的喂養數量,推廣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養殖方式,提高生豬品質。”
創新防控機制 助產業健康發展
2019年8月,名山區成立了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對全區能繁母豬多、育肥豬多的50戶重點養殖場實行干部聯系制度,組織全區專業技術人員、鄉(鎮)、村組干部300余人次,深入走訪810戶生豬養殖大戶,指導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工作。
羅能遠介紹,生豬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背后,離不開科學防控,名山找準了幾個關鍵點。一是創新實行生豬購銷檢疫雙申報制度,養殖戶、購豬戶分別到獸醫站、檢疫點辦理購銷申報,才能獲得生豬產地檢疫證明;二是試點推行生豬戶口管理制度,全過程登記生豬出生、購進、死亡、銷售情況;三是推行生豬販賣黑名單制度,生豬販運人員出現不規范操作,將在獸醫站、檢疫點公示并取消其生豬經營資格。
在運輸環節,名山在全區4個高速路口、7個鄉(鎮)設立臨時檢查點,同步設置1個流動卡點,檢查進出名山的生豬車輛及制品。創新實行生豬及無害化處理車輛復式消毒法,有效消除疫情傳播隱患。
目前,名山區養殖產業鏈上的飼料銷售商、養殖戶、獸藥店主等310余人自發組織成立了“抗非保豬聯盟”,先后義務開展防控工作培訓100余場、6000余人次,同時組織了巡邏隊,配合各鄉鎮政府設置卡點200余個。
猜你喜歡
- 做良心企業,決不讓茶農蒙受損失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51
- 螢火匯聚成星河 雅安“90后”用手繪致敬抗疫逆行者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8
- 蘆山木雕技藝精 “巧雕”古道背夫群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8
- 漢源蒜薹“搶鮮”上市 客商進村上門收購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7
- 煤山變茶鄉 課子村走上致富路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6
- 雅安首個“24小時自助法院”啟用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6
- 暖心雨城:退役不褪色,我們是你“愛的搬運工”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5
- 高福強調研雨城區活禽集中宰殺便民點規劃建設進展情況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4
- 雨城區環保部門突出疫情防控工作重點 監督醫療廢物、有害垃圾處置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6:43
- 190余個崗位等你來挑!工作地點就在雅安
- 評論() | 分享02月18號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