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遂寧

    新浪四川>遂寧 >正文

    蓬溪:建設社會化服務體系 走高效生態農業之路

    2024年09月26日 15:41 遂寧新聞網 

      近日,走進蓬溪縣中部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0多臺高聳的烘干機正轟隆隆地運轉,播種機、旋耕機、收割機等各式各樣的農機設備令人目不暇接,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亦應有盡有。

      去年以來,蓬溪縣積極探索社會化服務新路徑,構建以“1個全縣信息共享平臺為行業管理、4個區域性服務中心為龍頭統領、N個鎮村服務組織(家庭農場、專合社)為基礎支撐”的“1+4+N”模式,建設“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通過整合農資、農機、技術等各類生產要素和服務主體,圍繞各類農業生產性服務的需求,開展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

      機械化烘干 降低成本提升糧食品質

      日前,蓬溪縣三鳳鎮福掌村種植戶吳華軍將今年豐收的30噸玉米送到位于高升鄉的蓬溪縣中部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進行烘干。

      對傳統農業而言,種植糧食,農民最擔心的就是天氣,因為這與收益緊密相關。特別是糧食收獲之后,若遇陰雨綿綿天氣,糧食的品質將大打折扣,影響銷售價格。

      “有了烘干設備,口感和品質得到了保障,價格也相應得到提升。”吳華軍介紹道,玉米脫水慢、易霉變,豐收后自家沒有充足的晾曬場,好在農事服務中心解決了其晾曬難題。“有了這些烘干設備,就不用怕收獲的玉米因受潮而賣不出去了,省時又省事。”

      “糧食烘干中心里的烘干機是我們農事服務中心的主力設備之一,這10多臺烘干機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根據客戶的儲存時間,自由調節水分。”蓬溪縣中部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負責人敬鵬程說,這段時間,烘干機24小時滿負荷工作,日烘干量可達220噸,季加工糧食4000噸以上。相較于傳統生曬,機械化烘干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糧食浪費、損耗,而且更易于保存。

      激發新活力 引領現代化農業加速發展

      “農事服務中心除了烘干外,還可為水稻、油菜、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提供土地平整、無人機防、聯合收割、加工銷售等綜合農事服務,計劃年作業面積10萬畝次,社會化服務面達到90%以上,預計年營業收入9000萬元以上。”敬鵬程介紹道,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的建設目前已由單純的耕、種、收生產服務向產加銷綜合利用、“一條龍”服務拓展,并為農戶提供全程托管服務,有效解決農村“誰來種地”“種什么地”“怎么種地”的問題。

      “像高升鄉這樣的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全縣要建4個,今年將建成中部、南部兩個,明年再建成北部、西部兩個。目前中部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已基本建成,南部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正在加快建設,預計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蓬溪縣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書記陳偉道,4個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主要建設有農機服務中心、智能育秧中心、糧食烘干中心、倉儲中心、農資配送中心,建成后將為全縣20個鄉鎮(街道)及周邊地區種植戶提供農資統購、技術示范、咨詢培訓、產品銷售對接等“一站式”綜合農事服務,推動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加速農業規模化經營,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有力推動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

      此外,4個片區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的建設還為村集體經濟提供了一條增收好出路,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屆時,將引進更多的業主到農村流轉土地,發展糧油產業,村民也能通過務工、流轉土地、村集體經濟二次分紅增加收入。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