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3月22日發布《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與第二版相比,新版主要修訂了哪些內容?為什么會做出這些調整?跟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一起了解。

3月22日,市民在青島市北區一核酸檢測點排隊進行核酸采樣。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攝3月22日,市民在青島市北區一核酸檢測點排隊進行核酸采樣。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攝

  從全員核酸檢測到區域核酸檢測 突出科學、精準

  在3月22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介紹,在總結兩年多全國核酸檢測組織實施的經驗基礎之上,不斷修訂和完善組織實施工作方案。這一次公布的第三版組織實施指南將以往的叫法由“全員核酸檢測的組織實施指南”修訂成“區域的核酸檢測”。

3月22日,市民在長沙市一處核酸檢測點排隊登記。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3月22日,市民在長沙市一處核酸檢測點排隊登記。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調整?

  焦雅輝表示,之前“全員”容易讓大家誤解是在全市范圍內搞大規模的檢測,容易讓大家理解成在搞大水漫灌。這次修訂改成“區域”,更加突出強調科學和精準的劃定核酸檢測的范圍。

  同時,焦雅輝也明確,針對當前奧密克戎毒株傳播更快,隱匿性更強的特點,為了更加提高早發現的能力,這次對核酸檢測的組織實施指南進行了修訂,要求在更短的時間內盡可能早的發現感染者,控制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