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松
3月4日至11日,2025年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代表委員們心懷“國之大者”、情系“民之關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發展之智、匯聚奮進之力。
“四川省全國政協委員中有不少黨外代表人士,四川省全國人大代表中也有許多統一戰線成員。”省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統一戰線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等優勢。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我省統一戰線的代表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聚焦國家戰略與民生關切,提出了一系列兼具前瞻性與實踐性的議案提案,展現了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智慧與擔當,更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聚焦大力提振消費
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等內容列入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并提出“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會場內外,代表委員們對此展開了深入討論。
春節期間火爆“出圈”的DeepSeek,成為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人工智能正在推動消費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四川省委會副主委、西南財經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寇綱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持續進步,不斷打造消費領域的新產品、新場景與新熱點,是推動消費增長的重要方向。
“我命由我不由天。”隨著這句臺詞火遍大江南北,《哪吒之魔童鬧海》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這部“成都造”電影采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成為文化創意消費領域快速發展的縮影。“成都的代碼與三星堆的青銅器在銀幕上‘共舞’,不僅創造了票房神話,更是在書寫數字時代中國文化自信的科技答卷。”在全國人大代表、民革黨員、西南醫科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董偉看來,以更高品質供給激發消費潛能,需要營造新型消費的良好發展生態,推動文化與創意等元素協調聯動和技術創新轉型。
當前,在國補政策有效助推下,各類商家和平臺紛紛推出“百億補貼”“直播優惠”等優惠活動,這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司法廳副廳長鄭鈜的關注。“互聯網高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優惠。但我們也需要看到,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經營行為對網絡經濟市場秩序造成沖擊。”他建議相關部門出臺平臺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清單,引導平臺企業在服務水平和質量方面開展良性競爭,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圍繞“高質量”,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
當前,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全國各地和社會各界的共同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發揮特色優勢,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會內會外熱議中很多與之相關。
日前,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發等前沿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相關數據顯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有42萬多家,占比超92%。但當前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仍面臨不少難題,比如政策保障與科研資源獲取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圍繞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建議從創新科研支持政策的供給方式、健全市場主導的資源配置機制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體制,助推民營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激勵著民營企業家奮發圖強、破浪前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將目光投向光伏、新能源汽車、儲能電池“新三樣”協同開拓國際市場上,“‘新三樣’聯手出海,不僅能為中國的相關產業提供支撐,還能有效加快推動能源轉型。”
“DeepSeek等人工智能的發展,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全國政協委員、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信永中和集團總裁宋朝學介紹,信永中和已開始小范圍使用DeepSeek提升工作效率。“‘人工智能+’對企業、行業而言,只能參與,不能回避。中國人工智能要走在世界前列,還應在供應鏈、產業鏈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常委、啟陽(成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麒圍繞海外僑胞賦能經濟發展等內容提出自己的思路。她建議,構建“政產學研金”聯動的僑胞科創賦能體系,即設立海外僑胞科技創新專項基金,通過“揭榜掛帥”機制遴選項目和僑胞科研團隊,支持其在“卡脖子”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同時探索建設“華僑科創飛地”,構建科研成果轉化網絡。
聚焦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
推動“雙圈”建設走深走實,破解城鄉融合發展難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發展空間格局”,在統一戰線代表委員中引起共鳴,大家紛紛就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破解城鄉融合發展難題等方面建言獻策。
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周年。5年間,地區生產總值邁上兩個萬億元級臺階;汽車產量、電子信息產值占全國十分之一以上……如何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跑出加速度?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了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了成都醫學城、重慶國際生物城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產業園區。這些產業園區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降低了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成本。”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看到,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被納入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這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的務實之舉。”
當前,產業協同發展正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亮點。對此,董偉建議川渝兩地緊抓國家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機遇,在戰略任務接續、重大項目儲備等方面加強協同,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
2024年國務院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中提出4項重大行動,第一項就是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結合其專業領域,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四川省委會副主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認為,人才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核心,職業教育要根據城鄉人口流動多層次、多元化的趨勢,不斷增強教育服務供給的適應性。他建議,在進城端,要通過職業教育助力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返鄉端,要通過發展職業教育支持返鄉人員就業創業。
高水平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要內容。地處川中丘陵地區的內江、自貢、遂寧、資陽四市資源稟賦突出、區位優勢明顯,是實現“雙城引領、雙圈互動”的關鍵區域。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資陽市委會主委劉廷安建議,支持四市協同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示范區”,提升川中丘陵地區四市對成渝“雙核”產業的備份能力。
聚焦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直擊養老、就業、醫療、住房等群眾關心的話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生問題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從養老、就業、醫療到住房,代表委員們的討論既直面民眾急難愁盼,又擘畫了經濟轉型與生活品質提升的協同路徑。
就業是民生之本。數據顯示,2025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222萬人。如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農業大學校長吳德認為,應當加強民營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的政策支持力度,構建政策直達機制、完善人才引留用協同機制、健全聯動創新考核機制。
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如何讓3.1億老年人“老有頤養”,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在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看來,社區養老不失為一種創新解決方案。他呼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入市場化機制,加快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這讓全國人大代表、民進會員、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技術學院研究員唐利軍深有感觸:“這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他說,過去一年,他將目光聚焦到食品產業發展領域,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他建議,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實用性技術人才,并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持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體系,全力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全國人大代表、無黨派人士、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長期關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和法治教育。“未成年人的保護不僅是學校、家庭的責任,更需要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等部門深化交流和聯動,多措并舉織牢未成年人‘保護網’。”王曉梅建議,法院要深入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司法案例,傳遞出公平公正的法治強音,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作為一名高校管理者和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的研究人員,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學校長許強十分關注自然災害防治問題。今年全國兩會上,在四川代表團集中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許強就系統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出兩個方面的建議:強化科技賦能,筑牢協同監測預警屏障;補齊防災減災短板,筑牢在建工地安全防線。
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從科技創新到民生改善,2025年全國兩會上,統一戰線的代表委員們以高質量履職答卷彰顯制度優勢。他們聚焦國家戰略與民生關切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既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生命力的生動印證,更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寫照。這些飽含真知灼見的“統戰好聲音”,通過制度化的參政議政渠道轉化為治理效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不竭動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四川統一戰線將繼續發揮“人才庫”與“智囊團”作用,在凝聚共識與建言資政中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