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 文/圖

  近日,有網友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反映,在大英縣參加朋友婚禮,婚車隊伍卻遭遇職業“搶紅包”人群攔路。

  網友稱,朋友婚車行駛至大英體育中心、譚府禮宴中心以及死海大橋橋頭處,遇到有多人惡意圍堵討要紅包。在新人分發紅包后,這些人還繼續問著新人要,甚至為了不讓新人車隊走,變本加厲出現扒車門等情況。新人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給紅包。

  情況到底如何?12月23日上午,四川在線記者到現場走訪。

  “討喜”習俗有點變味:

  一群陌生人圍著要“紅包”,不多給不讓走

  12月23日上午,四川在線記者來到大英縣死海大橋以及大英體育中心附近走訪。

  死海大橋一頭是死海景區里的輝樾酒店,一頭是譚府酒樓,這兩家酒店都是大英人舉行婚禮的熱門酒店,因此死海大橋就成了許多婚車車隊的必經之地。

  在大英當地結婚有個習俗:就是婚車在過橋時,會停下來,由新郎把新娘背過橋,寓意在婚姻每個岔路口或者橋頭,夫妻雙方都要相互扶持,攜手前行。

  而當車隊在橋頭停下時,周邊的居民看見了,便會前來向新人“討喜”,新人也樂意向大家發紅包。在大英縣體育中心,有的婚車車隊也會停下來拍照留念,如果周邊的居民看見了,有的也會前來向新人“討喜”。

  縣城里的新人打卡點

  記者采訪當天是工作日,現場并沒有看見有婚車車隊路過,但周邊居民表示確實有這種“攔路討紅包”情況存在。

  在死海橋邊散步的唐先生告訴記者,他就住在附近,有時會發現婚車停在橋頭時,路過行人會上前向新人送上幾句祝福討要紅包喜糖,新娘新郎也會主動派發紅包,以示感謝,“其實就是‘討喜’,圖個吉利。”

  但據網友反映,這種“討喜”習俗有時卻變了味,甚至出現新人不多給紅包就不讓走的情況。

  比如有一次,“在大英體育中心,婚車停下來,新人下車拍照打卡,然后有十多個陌生人跟著跑上前來‘討喜’,明明給了紅包,他們揣到兜里,又說沒給,再要紅包。甚至拍照打卡完后,新人上車離開時,他們把車門攔住,不讓上車,再要紅包。最后新郎抓了一把紅包拋灑在離車隊相對遠一點的地方,在他們搶紅包時,車隊迅速離開。”該網友稱。

  每個紅包錢也不多,僅有一元錢,但有人借著這個風俗,一再索要紅包的做法,也讓人感到頭疼。“‘討喜’也要有度,適可而止,不能多要。”這名網友說。

  記者采訪時,有的周邊居民也表達了類似看法:結婚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大家看著湊個熱鬧“討喜”就行,但陌生人一味要紅包,把這當做生財之道,太不應該了。

  其他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網友議論當地這種風俗:

  一些網友稱也曾遇到類似情況

  相關部門回應:

  發現有攔截婚車索紅包等不文明行為,將予以立即制止

  針對惡意“討喜”現象,大英縣相關部門迅速作出回應。

  當地相關部門表示,網友所反映的情況偶有發生,因有“沾喜氣”的習俗,部分群眾見新人和婚車,便來討要紅包、得彩頭,這些行為主要集中在酒店、景點等人口密集的地方,給外地游客、參加婚禮者及本地居民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當前,大英縣文明辦、縣公安局、縣綜合執法局及鹽井街道辦已召開專題會,商討解決問題。

  針對極少數的惡意搶紅包行為,轄區鹽井街道將充分發揮好社區網格員和志愿者作用,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采取進社區、進小區、進酒店,特別是在大英體育中心、死海風景區、死海橋頭等,向群眾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著重對重點區域周邊加大文明行為宣傳力度,及時向市民宣傳索取紅包等不文明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識,助力“大美大英”建設和“引客入遂”行動。

  同時,大英縣綜合執法局、縣公安局、鹽井街道、蓬萊鎮等部門、轄區將在主要活動區域和重點活動時間加強聯合巡查力度,發現有攔截婚車索取紅包等不文明行為將予以立即制止,并宣傳文明理念,告知群眾按照習俗向新人說吉祥話道喜,注意適可而止,把握分寸,從而避免導致事件性質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