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阿壩州、黑水縣兩級公安機關經過深入偵查和異地布控,成功偵破一起生產、銷售偽劣新能源充電樁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涉案金額達57余萬元。12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阿壩州公安局獲悉,此案是四川省偵破的首例此類案件,對保障新能源汽車充電安全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王某已被批準逮捕。
科技公司報案
引出假冒偽劣充電樁案
嫌疑人曾被知情人舉報
2023年年底,汶川縣某建筑公司分包了黑水縣新能源充電樁購買安裝工程,并與河南某新能源公司簽訂了購買合同。然而,該公司主要負責人王某為牟取私利,通過網絡及朋友介紹等渠道采購零部件,在河南省一處私人小作坊進行組裝,并冒用江西某智能科技公司的產品銘牌、合格證、檢驗報告等信息,將偽劣充電樁銷往阿壩州黑水縣。

▲偽劣新能源充電樁生產作坊
汶川縣某建筑公司工作人員在安裝過程中發現該23臺直流電樁無整流模塊。工作人員聯系王某后,王某通過聯系成都趙某某及其他充電樁修理廠購買了23個整流模塊,通過物流快遞至黑水縣,并委托趙某某完成安裝。
其間,有知情人多次舉報王某涉嫌生產、銷售偽劣新能源充電樁。2024年7月,江西某智能科技公司四川總代理賴某某到黑水縣實地查看23臺安裝好的直流充電樁。確定王某冒用該公司的銘牌、合格證、檢驗報告等信息后,前往黑水縣公安局報案。
嫌疑人落網
小作坊組裝充電樁
整流模塊購自修理廠或網站
接到報警后,阿壩州公安局和黑水縣公安局立即成立案偵專班,開展偵查工作。
辦案民警現場調查發現,這批剛組裝完成的偽劣充電樁,不僅“缺胳膊少腿”還冒用了其他公司的銘牌、合格證、檢驗報告等信息。
為及時將嫌疑人王某抓獲歸案并形成證據閉環,案偵民警耗時1個多月,先后奔赴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江西九江、河南鄭州等地查證,共走訪調查10家公司,搜集證據材料50余份。
10月19日,在河南當地警方協助下,經過7個晝夜的蹲點守候,民警將王某抓獲,王某對其實施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王某曾經銷售了24個新能源充電樁,這些充電樁是正規產品,因此沒有賺到多少錢,為了賺錢王某動了歪心思。”參與此案的黑水縣公安局辦案民警透露,此前王某在黑水縣銷售的這批正規產品來自江西某智能科技公司。“后面的這23臺直流電樁其實就是王某東拼西湊組裝的。”該名民警介紹,偽劣充電樁箱體來自江蘇,一些配件來自河南當地,這些部件在河南省當地一個小作坊組裝完成后,發往四川黑水縣,整流模塊是在充電樁修理廠或者閑魚網站購買的。
“這個案子是四川首例,沒有任何借鑒的案例。我們都是一邊學習,一邊辦案。”民警介紹,因新能源充電樁為新興技術產物,該案涉及網絡銷售、物流運輸、電工電氣、新能源充電技術、國家認定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專業知識。由于前無案例可以借鑒,案偵工作一度陷入瓶頸。案偵民警研讀相關法律知識,并采取通過網上查找新能源直流充電樁相關資料和線下特聘技術人員為辦案民警惡補專業知識。最終在品牌認定、技術鑒定標準、物流線路追蹤溯源、網絡售賣渠道等多個破案難點上取得突破,查明了王某犯罪事實。
案件辦理過程中,警方將涉案充電樁核心部件送往成都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送檢的樣品被判定為“不合格”。
11月20日,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批準逮捕。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