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通知書的專業是‘護理(升學班)’,畢業證上卻是‘母嬰照護’……”近日,四川綿陽市晟弘科技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綿陽晟弘學校”)2021級的多名學生及家長反映,入學就讀三年后,畢業證上的專業與入學專業不符,導致無法報考護士資格證。
12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綿陽市涪城區教育和體育局獲悉,接到反映后,涪城區委、區政府迅速成立處置工作專班,各工作組進駐學校調查處置,調查取證等相關工作正在依法依規進行,堅決維護學生、家長合法權益。

▲入學通知書上專業為“護理(升學班)” 受訪者提供
學生講述:
他被衛校“護理”專業錄取
3年學習、實習都是護理工作
小胡(化名)2021年初中畢業,選擇了綿陽晟弘學校。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招生時,該校是以“南充衛生學校綿陽分校”的名義招生,入學通知書也是“南充衛生學校綿陽分校”。
據該校官網信息介紹,綿陽晟弘學校創建于1993年,是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全日制、公益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10年,綿陽晟弘學校與四川省南充衛生學校實施聯合辦學。
“當時家里有人學醫,他們本想讓我報中醫、檢驗,但我想報護理,因為我覺得男護士較少,以后可能更好就業。”小胡說,入學通知書上顯示也是護理(升學班),3年來,他學的都是與護理相關的專業,包括護理學基礎、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病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等。“不僅平時學的是護理,安排到醫院實習,也是從事的護理相關工作。”
紅星新聞記者在小胡提供的入學通知書上看到,錄取學校為“四川省南充衛生學校綿陽分校”,專業為“護理[升學班]”,上面還有一個公章顯示“可升全日制統招專科或本科”。
同時,該校學生實習的一家醫院官方微信的一篇推文顯示:2024年6月13日,綿陽市晟弘科技職業技術學校藥劑、康保及護理專業三十余名實習生到鹽亭縣腫瘤醫院進行臨床實習。
報考遇尷尬:
被告知專業不對口
無法報考護士資格證
小胡首次發現“專業不對”,是在今年的4月。
2023年底,小胡打算報考護士資格證,但一直沒有審核通過。今年4月開考前,他和同學被告知去現場審核,結果到現場后,審核人員說“專業不對,無法報考”。
“開始審核沒通過時,學校說因為還沒有拿到畢業證,我們就自己用學校名字和身份證報考,去現場審核時,被告知專業不對,當時好尷尬。”小胡說。
不過,這事當時并沒有引起小胡的重視,他和同學還認為是因為沒有畢業證的原因。于是,他們準備等拿到畢業證后再報考次年的護士資格證。直到今年7月,小胡和同學們拿到畢業證時傻眼了:畢業證上的專業是“母嬰照護”,畢業證上的蓋章也已經變成綿陽市晟弘科技職業技術學校。

▲畢業證上的專業是“母嬰照護”受訪者提供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今年8月,有該校學生通過網絡反映了專業由“護理”變“母嬰照護”一事。綿陽市涪城區教育和體育局回復稱,經核實,一、經查詢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系統,該校從2021年-2024年備案專業均為母嬰照護專業,無護理專業。二、我局對該校近年在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官網備案的招生簡章進行查詢,招生專業均為母嬰照護專業……
“根據規定,母嬰照護專業是無法報考護士資格證的。”小胡說。
據了解,按照《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5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工作的通知》等相關要求,在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完成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和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規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護理、助產專業課程學習,包括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并取得相應學歷證書的,可以申請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官方回應:
工作專班進駐學校調查處置
堅決維護學生、家長合法權益
根據綿陽市晟弘科技職業技術學校官網簡介,該校創建于1993年,是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全日制、公益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學校在2018年正式更名為綿陽市晟弘科技職業技術學校。學校開設專業有母嬰照護、應急救援技術、計算機平面設計、社區公共事務管理、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等專業。其中,母嬰照護專業簡介寫道:所學專業以升入專科、本科學校為主(升學方向有臨床醫學、藥劑、口腔、護理、醫學美容技術)。專科或本科階段可考取護士資格證書、助產士證書、育嬰師資格證。
12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綿陽市涪城區教育和體育局獲悉,11月28日,該校2021級學生及家長反映該校涉嫌虛假招生相關問題,涪城區委、區政府迅速成立處置工作專班,各工作組進駐學校調查處置,調查取證等相關工作正在依法依規進行,堅決維護學生、家長合法權益。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